华南理工袁伟教授课题组《ACS AMI》:基于溶剂化离子液体的超快紫外光固化凝胶电解质 - 为锂电安全赋能
2022-09-19 来源:高分子科技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高、自放电率小、记忆效应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动力集成(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手机、笔记本、智能穿戴),储能领域(5G基站,电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易燃、易泄漏以及易挥发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和热稳定性差的聚合物隔膜,如遭遇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制备高安全性、高性能的凝胶电解质为缓解上述问题带来重要解决思路。
图1 光固化凝胶电解质制备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3325
作者团队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面向新能源和储能的先进制造技术”学术团队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先进储能、能源高效利用与转化、热管理及热设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
团队负责人袁伟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方向带头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先进电池创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先进电动汽车电源及热控系统”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节能与新能源绿色制造”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霍英东青年科学奖获得者,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
第一作者简介:高欣竹,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光固化锂电池电解质。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四川大学王延青 Carbon:离子掺杂与界面工程协同内外修饰 TiNb2O7 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2025-03-21
- 武汉大学陈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学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锂离子电池生物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估 2025-01-12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导电网络硅-碳纳米管复合阳极增强锂离子电池 2025-01-12
- 北京大学庞全全教授团队 Adv. Mater.: 氟化微畴调控-聚阳离子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高电压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5-03-14
- 江南大学刘天西/陈苏莉、河南大学田志红 Angew(Hot Paper): 超分子拓展的聚合物电解质助力高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5-03-02
- 长春应化所王献红团队 JACS: 可逆锂盐催化实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闭环回收 2025-02-27
- 江科大晏超教授/张恒博士 AFM:构筑强极性基团终端的水凝胶电解质助力无枝晶锌负极,实现高安全性水系锌离子电池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