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医药卫生领域差距较大
我国医学领域在1981年—1985年时间段的相对引文影响力指标为0.28。从数据上看,我国医学领域相对影响力尽管在1995年前后出现波动,但是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到2006年—2010年,医药卫生领域相对影响力已经上升到0.63。相对于其他三个领域,医药卫生领域相对影响力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整体竞争力较弱。
医药卫生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卫生学等学科。我国基础医学的相对影响力从1981年—1985年的0.29,平稳增长到2006年—2010年的0.57。临床医学在1981年—1985年的相对引文影响力为0.25,经过约10年时间的增长,在1991年—1995年达到峰值0.67,而后开始回落。近年来,临床医学相对影响力稳定在0.6左右。我国的预防卫生学是医学领域起点较高的学科,在1985年前后的相对影响力已经在0.6左右,经过其后的多次波动起伏,到2006年—2010年达到了0.86,目前仍然是医学领域中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最小的学科。
六、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各学科发展态势,研究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为科技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跟踪和监测科技产出数据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常用的描述论文产出的指标有论文数量、被引用数量和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指标,即学科相对影响力指标,它可以提供与世界水平的相对比较。常用的学科分类方法有我国的学科标准、SCI的22个学科主题,本次研究使用的是OECD的分类方法。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除了对论文整体情况的统计外,还用一系列质量指标描述了中国高端论文的产出状况,如:中国处于各学科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6位;国际热点论文(即论文在发表之后2年内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位;发表在各学科影响因子居首位的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
近期开展的科技投入与产出、产出与应用的关系研究,显示出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基础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是最主要的科技资助渠道。2010年这四类项目产出的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11.2万篇,占我国所有省部级以上基金或资助项目产出论文的二分之一。
从2010年产出论文的项目立项时间的分布峰值来看,在医学、生物学和农学等研究领域,2006年立项的数量最多。这表明在生命科学和农学研究领域,2006年的科技计划支持的研究项目经过4年左右的科研过程,到了2010年才能达到成果产出的高潮。在数学、物理、化学和地学等基础学科研究领域,从立项到产出高峰需要经过3年左右的科研过程。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同样也是3年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投入,经过3年至4年时间的科研活动的积累,已经开始收获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逐步表现出来。相对于基础学科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从开始从事研究到产出成果达到高峰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耕耘方能带来硕果满园。通过对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00多个研究团队所发表论文的统计,发现这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从开始前期研究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算起,到科研论文产出达到峰值,也就是科研成果集中形成的时间,平均需要近8年时间;而从科研论文产出达到峰值到其研究成果取得广泛认可而获得国家科技奖,平均需要约6年的时间。因此,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规律决定,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积累和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才能取得真正有助于人类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
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显现出显著的科研成就。在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题的宏观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我们更加需要了解各领域科研实力的国际地位和发展趋势,注重知识的积累过程,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贺德方)
- 2017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态势评述:我国超八成卓越论文来自高校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