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从准备申请项目到正式填表,再到答辩、中期评估、年终汇报,一年要花去四个月
记者:申请项目需要那么多时间吗?
吴雨:今年我们组申请的项目比较多,共有6个,分别来自财政部、科技部、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2月份我就得安排申请项目的事儿,和相关的人员联系,或是组成自己的团队,或是让我的组员加入别人的团队。按照规定,同一个经费来源每个人姓名在在研项目中出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我就得和同事们商量,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我们的有限名额:向哪个部门申请哪些项目,哪个参加别人牵头的项目,哪个我们牵头并邀请其他组成员参加,等等,然后分别准备申请材料。
记者:申请材料包括哪些内容?
吴雨:虽然申请的部门不同,但项目申请表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国内国际研究现状,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题组的研究基础,研究人员的介绍,经费预算,预期的研究目标(包括要发表多少论文),等等。
其中最费精力的,是经费预算。每一个项目的经费包括十来项: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等。每个项目的经费用途都规定得很严、很死,要求必须“精准预算”,因为项目结题验收时要一一对账,如果对不上账,就很麻烦。
但是你知道,科学研究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真正做实验的时候一些费用很难控制,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花什么钱。所以申请项目时我和同事必须像专业会计那样,精心算计每一笔钱。
记者:您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吴雨:当然忙不过来,组里的业务骨干和研究生,都要帮着一起写。2月份基本上都用在项目准备上了。3月份是最忙的时候,要完成正式的项目申请书填写, 然后签字、盖章,递交给有关部门。有些项目如自然基金委的优秀群体项目, 还要先经过预答辩,通过后才可以进一步申请。4、5月份, 是各种项目函评的时间。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单位将根据函评意见,决定是否给与资助,或进入下一轮答辩。我也得花一些时间,帮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评审一些项目。6、7月份,一些重要的项目,比如财政部的仪器设备项目,自然基金会的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科技部的973项目等,要准备答辩。为能在专家评审时提高通过的几率,需要先在所里搞答辩演习:申请牵头人试讲,所里请几个专家来听,听完了提意见;然后再修改、补充,必要时要安排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组一般搞一两次就行了,听说有的组要搞三四次、五六次。
记者:答辩结束后,项目申请的事就完了吧?
吴雨:没有。项目申请如果没通过,前期的这些努力就白费了,明年再重新来过;如果运气好,项目通过了,紧跟着就要填写“资助项目计划书”,详细填写“每年的研究计划和预期进展”,并按照项目实际批准的经费,重新制作“经费预算表”。
项目短的两三年,长的四五年,每年要搞进展汇报,中期要进行评估,结题时要搞验收。所以到了每年的11月、12月,就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向所里或有关部门汇报进展。我们的六七个在研项目,断断续续下来,也得花去大约一个多月时间。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创新奖开放提名 2021-11-10
- 2020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出炉 | 化学、材料科学 2020-11-19
- 多个维度评选全球300多万材料科学家中的TOP20,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2020-05-28
- 改进“三评”把科研时间还给科学家 2015-02-06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2020-09-17
-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2019-08-16
-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发布 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