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学者《自然》刊文讨论博士后发展前景
2011-03-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大学里的科研职业结构正变得破碎,尤其是在生命科学这个人多得挤破头的领域。申请者多,科研职位和经费少,已成为生物学博士后经常谈论的话题。
我觉得,应该让博士后这个角色变得职业化,使其成为一种职业而非一块科研生涯的跳板。
如果把学术界比作一个生态系统,则不难看出为何博士后需要另寻他路。在这个系统里,实验室负责人职位只需要一人,但通常一个生物学家在其30—40年的职业生涯里,却会培养一大堆的候选人来竞选该职位。对于一个获得博士学位已有10年之久的成熟的博士后来说,能给予他的机会太少了。
转变科研职业结构对实现博士后职业化而言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对于那些不愿也不能领导课题组的博士后来说,可以安排他们从事实验室秘书、科研设备管理之类的固定工作。初看起来,这种固定职位似乎更耗成本。其实不然:一个有10-20年经验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至少会是一个新手研究者的2倍,由此,实验室的规模可以缩减、成本可以节流、效率可以提高,而那些研究新人或许可以看到更加光明的职业前景,实验室对他们的培养也会变得有意义。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验室不用再经历每4—5年一次的人员流动,这有利于实验室的持续发展。
当然,要想打破现状并非易事。一说起科研管理职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临时工”,而呆在这种职位上的人都不是纳入“编制”的“正式员工”。不过,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个问题,并认为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想办法解决。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级人才团队招聘启事 - 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师资) 2024-11-12
- 中国科学院大学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10-15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化学、高分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2024-09-24
- 青岛大学丛海林教授课题组发表综述:非球形聚合物粒子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2018-06-12
- 原液着色纤维的发展前景 2016-11-28
- NATURE《自然》2018年度囊括最重要科学事件的十大人物 2018-12-19
- 《自然》《科学》(6.12-6.18)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