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东理工大校长钱旭红:创新型人才成长呼唤师生同行
2010-07-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学乐相长。中国古代的教育告诉我们,寓教于乐是良策。西方的教育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乐趣,就需要师生互教、互动的制度保证。从活跃学生的角度、个性健全发展的角度提供新颖多样、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与平台,会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仆。  
    目前,由于专业兴趣的缺失、对未来的迷茫,以及课堂教学的不成功,许多大学出现了男生爱网络游戏、女生爱看影碟这一奇特现象。林林总总的强制性反向管束制度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常常会诱发玩世不恭的逆反。如果我们能通过虚拟现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创造虚拟教师、虚拟教室、虚拟实验与工厂,使教师、教室、实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犹如动漫游戏在线,使之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必将从另一个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重在过程。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创新实践不同于静态的现成知识的学习,它与完成作业习题完全不同,不存在预设的答案。创新教育需要的是动态学习,需要过程的亲历体验及实践,它是主动的、开放的,存在冒险性与多变性。在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创新探索中,亲自动手动脑的历练和主观感受上的喜怒哀乐,都会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深化,精神和能力得到最为有效的塑造。重视过程,就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就是对只重目标不问过程的极端功利主义、浮躁行为的校正。育人的重点不在于依靠死板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知识传授和一两次考试,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过程,让学生体验过程、投入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建构者和见证者。 
    与死记硬背相比,讨论、甄别、批判、体验等是最好的、印象深刻的、能掌握实质的过程学习方法。与老师同行的创新历险过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是学生难以忘怀的宝贵财富。 

    超越知识   解放灵魂 

    知识不等于思维,更不等于精神。思维与精神是校园之魂、师生之魂。 
    大学离不开知识的传授,而创新来自于对现有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或者对现有知识的超越。所以,以知识为载体的精神熏陶与思维历练比具体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它能使人突破思维习惯,实现精神的自省。 
    知识传授是精神熏陶与思维历练的工具与载体。创新依赖于思维多元、精神升华。结构决定功能,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在自由思维、独立精神呵护下的知识的个性结构。 
思维多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有的知识变得陈旧,有的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的适当和不适当的运用,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知识少者,可能鲁莽无畏;知识多者,可能谨小慎微,甚至顽固僵化。在现代信息存储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极速加快之际,思维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思维方式的影响力远比知识的影响力更为持久和深远,思维是知识的统领。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思维不仅仅是力量,更是方向。东方思维、西方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建设性的批判思维、破坏性的批判思维等多元的思维方式的相互激荡,能极大地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思维方式影响社会形态、教育模式。工业社会起源于工业革命, 其物质创造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经典牛顿力学思维,此阶段以追求制造流程的机械化、批次化,以及产品的模式化、标准化为特征。与此相适应,教学体制、教育方法也出现了类似的规整化倾向。此阶段的教育更像单向的、指令下的机器化流水线运作。而信息社会起源于信息革命,以电脑、网络、手机为代表,其物质创造的理论基础来自普朗克量子力学思维,量子的跳跃、不连续、不确定、应变多样的特点对信息时代有诸多影响。它呈现哪个“象”,取决于观察者的思想与行动。与此相适应,顺变、互动、个体针对、非标准化为特点的教育制度可能将应运而生。此阶段的教育更强调复杂多维、系统整合、多向联动,使知识传授与精神熏陶相衔接。 
    精神升华。精神不仅要独立,更要交融升华。师生要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校园应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爱,即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关爱、对人类的关爱、对自然的关爱以及终极关怀,忘我而得我。科学精神的核心在于质疑,没有疑,无以立。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质疑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力。让学生学会提问、让教师乐于接受挑战,是萌发校园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起点。 
    理工农医的学生不仅仅要熟悉一些艺术知识,更要有人文精神;人文社会的学生不仅仅要熟悉一些科技知识,更要有科学精神。没有精神支撑的知识,可能使人走向歧途。 
    对理工类大学而言,应当在精神层面鼓励形象与抽象相结合、异想天开的遐想与逻辑严密的求证相结合。正确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行为方式相结合,就可能成功催生真正的创新。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