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罗聃研究员《Nat. Commun.》:应力诱导自适应相变制备自封装离子纤维用于非接触景深传感
2024-02-02  来源:高分子科技

  离子导电水凝胶纤维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机械柔韧性和良好的可织性,在柔性电子、传感器网络、能量收集/存储设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影响离子导电水凝胶纤维广泛应用的两个主要挑战为开发简便的大规模制造方法和提高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制备方面,由于水凝胶及其前体的可纺性较差,难以将其大规模制造为米级长度的纤维;此外,传统的策略依赖于繁琐的生产程序和大量的溶剂消耗,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趋势。并且从使用稳定性的角度来看,离子导电水凝胶纤维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会导致严重的脱水从而失效,即使水凝胶纤维可以通过其他弹性材料进行包覆,但大多数包封策略存在模量失配、界面附着力弱等问题,容易导致包封层的剥落或异常断裂。因此,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的策略来制造具有稳定封装结构的离子导电水凝胶纤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和罗聃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elf-encapsulated ionic fibers based on stress-induced adaptive phase transition for non-contact depth-of-field camouflage sensing”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应力诱导自适应相变策略,用于连续制备高度稳定的功能性自封装离子凝胶基的导电纤维,该过程仅由两个步骤组成:应力诱导的拉伸/浸取提拉成型和基于自适应相变的自封装。 


图1.超可拉伸离子凝胶和自封装离子凝胶基纤维的设计原理


  基于聚合物分子链长/短互补和动态物理相互作用的设计原则,优化筛选(通过改变盐离子的添加量,聚合物的分子量和两种聚合物的配比)出了具有超可拉伸性能离子凝胶作为纤维制备的前体材料。对其电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后,表明离子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已形成交联网络。超可拉伸离子凝胶的极限拉伸倍数可超过190万倍,进行多级拉伸后,凝胶可由块状直接变为微米级直径的纤维,此过程在室温下进行,且不消耗任何有机溶剂。除拉伸成型外,离子凝胶微纤维也可直接由熔融的超可拉伸离子凝胶中浸取提拉得到,通过改变浸取针头的直径,熔体温度和提拉速度可对纤维直径进行调控。一次浸取提拉可得到几米长的纤维,可在室温下立即成型,具有大规模制备的潜力。 


2.多级拉伸和浸取提拉法制备离子凝胶纤维


  拉伸制得的凝胶纤维,由于分子链的高度取向导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聚合物网络发生收缩,从而诱导水分子向外发生定向迁移,迁移到表面的水分子迅速蒸发,导致表层发生相变,形成稳定的自封装的结构。自封装层不仅能够保护凝胶纤维内部的水分免受蒸发,还将其力学强度提升了3个数量级,一根直径小于发丝的凝胶纤维甚至可轻松提起20 g的重物。自封装的离子凝胶纤维有着绝缘的自封装层和内部导电的芯层,结构类似于单电极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基于静电感应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对于靶材的不同感应距离,尺寸,移动速度和材质的稳定监测。受自然界中蜘蛛网的启发,将具有类蛛丝形态的透明、超细、可拉伸的自封装离子凝胶纤维制成蛛网状的传感器,其不仅在野外环境中成功实现了伪装,还可承受实心球的高速冲击,具有出色的机械稳健性。通过伪装在草坪中,实现了对于不同昆虫(蝴蝶、甲虫和瓢虫)运动行为的三维景深感知。由于高比表面积和强大的静电感应能力,类蛛网传感器还可以以非接触的方式识别更大、更快的运动物体。比如其可以很好地伪装野外环境中,实现对于无人机和人类不同运动模式的传感。 


3.仿生蛛网传感器的制备及对于不同昆虫运动的监测


  该工作为制造稳定的功能化离子纤维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将有望结合机器学习,以广泛部署的仿生传感器为基础可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定位、识别和运动特征监测,可应用于智慧农业害虫监测和国土安全伪装侦察等领域。此外,围绕构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通信模块和可视化终端在内的集成系统来实现野外无线监测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基于应力诱导自适应相变策略和制备自封装离子凝胶纤维将对下一代柔性电子产品的设计产生启发。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和罗聃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硕士生刘莹王婵博士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刘卓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4848-5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