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响应高分子可以便捷地通过光图案化技术制造防伪材料。然而,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是:环境中的光和热会破坏光响应高分子上的防伪图案。
近日,中科大吴思教授等人提出使用光响应共轭高分子来开发兼具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的防伪材料。该防伪材料可以在阳光照射下或者加热到200 °C以上任然保持稳定(图1a)。该材料的稳定性来源于光图案化之后的热退火过程;热退火触发了共轭高分子链的堆积,关闭了光响应性,提高了热稳定性。该工作以A Photopatternable Conjugated Polymer with Thermal-Annealing-Promoted Interchain Stacking for Highly Stable Anti-Counterfeiting Materials为题目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中科大为第一单位,中科大博士生刘铖伟为第一作者,吴思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52120105004),德国乌尔姆大学的Kuehn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德国马普高分子所的合作者们也对该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工作是在吴思教授团队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吴思教授团队系统地研究了光响应高分子材料,近期代表性工作如下:
在这项工作中,吴思团队合成了一种光响应的共轭聚合物(MC-Azo),其共轭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偶氮苯和芴重复单元(图1b)。MC-Az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09 °C),流动温度(231 °C)和清亮点温度(>300 °C)都很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图1c-e)。
MC-Azo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可逆的反式-顺式异构化(图2a)。在薄膜中,退火前的MC-Azo仍然具有光响应性,可以在470 nm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致异构。而在200 °C退火12小时后,MC-Azo由于退火造成的链堆积而失去了光响应性,变成了光稳定的材料(图2b-h)。
图3.(a)MC-Azo光致取向和退火增强取向的示意图。(b)偏振光照射前,(c)偏振光照射后,和(d)随后在200 °C下退火12小时后的MC-Azo膜的偏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光照前,(f)偏振光光照后和(g)随后在200 °C下退火12小时后的MC-Azo膜的POM图像。(h)光照前,(i)在200 °C下退火12小时后,(j)随后偏振光光照的MC-Azo膜的POM图像。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图4.(a)偏振图案的制备示意图。(b)偏振图案在液晶屏的光下可见,在台灯下不可见。(c)同一MC-Azo膜上两种不同偏振方向的图案的POM图像。(d,e)退火前和退火后MC-Azo膜上二维码的POM图像。(f)MC-Azo膜上退火后的偏振图案的热稳定性的POM图像。(g)MC-Azo膜上退火后的偏振图案的光稳定性的POM图像。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图5 (a)MC-Azo膜上光子图案“Trans”的制备和热稳定性。光子晶体的形貌图和画线区域的高度图。(b)MC-Azo膜上光子图案“Cis”的制备和光稳定性。光子晶体的形貌图和画线区域的高度图。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图6 (a)包含“猫”偏振图案和“123”光子晶体图案的防伪材料的制备示意图。(b)在偏振和反射模式下观察到同一片MC-Azo膜中的双重图案。AFM图像显示了MC-Azo薄膜不同区域的结构。(c)MC-Azo膜的双模式图案的热稳定性。将MC-Azo膜在80 °C下加热14天后,双模式图案仍然保持稳定。(d)MC-Azo膜的双模式图案的光稳定性。用太阳灯照射MC-Azo膜7天。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图7 (a)MC-Azo制作的汽车证件的防伪图案。(b)MC-Azo制作的集装箱运输货物的防伪标签。每个包装上都贴有一个既稳定又安全的双模式防伪标签。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521201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326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WK3450000006和WK2060190102)、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202101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908085MB38)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312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ma.202303120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3120
-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FM: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双态发射和光响应动态荧光色 2025-02-21
- 上科大郑宜君教授课题组 Nat. Commun.: 构建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时空动态粘弹性水凝胶用于探究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 2025-02-07
- 四川大学李继遥教授/邓怡研究员 Small:光响应生物异质结诱导免疫原性以防止感染复发并加速慢性创伤再生 2025-02-07
- 复旦大学彭娟团队三发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轭高分子凝聚态结构调控的最新进展 2024-05-12
- 复旦大学彭娟课题组 Chem. Mater.:苯并噻二唑基共轭高分子的溶液态聚集对薄膜态结晶取向的影响 2024-04-13
- 北大裴坚团队 Angew:提出理解共轭高分子主链与侧链结晶的新概念 - 缓冲链模型 2024-04-12
- 青海大学刘秉鑫、高莉课题组 CEJ:通过加入环保型MgLaCe水滑石(LDH)揭示PVC薄膜的综合性能和安全性进步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