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福州大学林小城教授、张进教授 CEJ:一种具有双重自修复、可重复皮肤粘附/脱离、亲/疏水Janus表面的智能医疗传感器
2023-05-25  来源:高分子科技

  智能医疗传感器(SHSs)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监测设备之一,它们能够以无创方式捕获实时生理信号,如心电信号、血压和肌电信号等。作为薄膜基SHSs的关键因素,导电元件在制备SHSs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镓铟合金和聚(3-己基噻吩-2,5-二基),它们具有突出的可拉伸性、可调节的电导率和高的灵敏度。然而,较差的自愈性能、不理想的皮肤粘附性以及较低的水下电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甚至在一些急性或高要求的情况下导致生理信号检测结果不可靠。


  鉴于此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张进教授提出了一种由聚(3-己基噻吩-2,5-二基)/丁基橡胶(P3HT/BR)、镓-铟共晶合金(E-Galn)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3HT/BR(P-P3HT/BR)组成的新型薄膜基SHSs,用于高性能心电信号监测。


  由于BR的粘度特性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P3HT原纤维的相互连接和E-Galn共同赋予了SHSs高自修复效率,能够自主修复机械和电性能损失。SHSs与皮肤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摩擦力,从而表现出适度的皮肤粘连和无痛脱离,有效地防止了粘连引起的刺激。此外,SHSs由于暴露在空气的一面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而满足了其水下的电灵敏和稳定性能,这一点通过猪和人在大量水生动态的电生理信号监测数据中得到了验证。这些结果表明,作为一个多功能平台,SHSs不仅为医疗保健监控提供了精确和实时的信息,而且为促进下一代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该研究以题为“Smart Healthcare Sensor with Dual Autonomous Self-Healing, Repeatable Skin Adhesion/Detachment, and Hydrophilic/Hydrophobic Janus Surface for Aquatic Ambulatory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的论文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研究人员选择将亲水性P3HT/BR膜、导电E-GaIn层、疏水性PDMS-P3HT/BR(P-P3HT/BR)膜整合在一起,制备了一种新型PEP薄膜基SHSs,该SHSs依靠高效的机械/电自修复、良好的皮肤粘附性和Janus亲水性,实现了精确灵敏的心电信号监测(图1)。同时,材料和皮肤之间的范德华力和摩擦力使其具有理想的粘附性能。更有意义的是,外层的疏水P-P3HT/BR薄膜具有至关重要的防水功能,从而保证了PEP薄膜传感器在水下使用的稳定性,进一步拓宽了其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基于PEP薄膜的传感器具有双重自愈性、无痛粘附/脱离、亲/疏水Janus特性,可用于猪和人的心电信号实时连续监测,即使在水下也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的信号输出。总体而言,这种精心设计的SHSs为下一代智能传感器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为可穿戴生理监测应用带来了新的前景。



1. 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


P3HT/BR薄膜的粘附和自愈合性能


  研究人员测试了P3HT/BR薄膜在室温下的自愈合性能。如图2A?C所示,将两片新切割的P3HT/BR膜在25 ℃接触后无缝整合,并沿垂直于自愈界面的方向连续拉伸成一个整体。利用光学显微镜每小时记录一次不同阶段的自愈过程。如图2B所示,最初两片薄膜之间出现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修复界面,经过6 h后间隙完全消失,这分离膜的接触引发了BR大分子链的重新组合和P3HT原纤维的互连,共同促进了P3HT/BR薄膜的力学和电性能自愈合(图2G)。



2. P3HT/BR薄膜的自愈合、粘附性能及其机理


  P3HT/BR薄膜不仅能粘在猪皮肤组织,还可以各种材料表面,包括橡胶、玻璃和金属等产生紧密的粘附。这主要归因于薄膜和各种底物之间存在多种物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力和摩擦力等产生中等强度的粘附性(图2D?E&2J)。通过搭接剪切试验定量研究了P3HT/BR薄膜对不同几何形状基材的粘附强度,在所有情况下,P3HT/BR膜对纸张的粘附强度最高,为39.30 ± 1.76 kPa,与猪皮的粘附强度适中,为7.00 ± 0.70 kPa(图2H)。此外,还进行了P3HT/BR薄膜与猪皮的循环剥离粘附试验。如图2I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由于去除过程中的粘弹性能量耗散,薄膜的粘附强度逐渐下降,而在10次循环后,复合膜从皮肤组织中剥离后,仍有1.83 ± 0.15 kPa的较好粘附强度。当P3HT/BR薄膜作为SHSs时,这种适中且可重复的粘附强度保证了其与人体皮肤的合适贴合、稳定的信号传输以及佩戴的便利性。


P-P3HT/BR膜的亲/疏水Janus表面特性


  研究人员试图制备一种具有/疏水Janus特性SHSs,同时满足防潮和组织相容性的要求。如图3A所示,通过在P3HT/BR膜表面涂覆PDMS涂层,利用旋涂仪构建疏水P-P3HT/BR。使SEMXPSFTIR观察了P-P3HT/BR膜的微观形貌、成分组成及表面结构,这些结果表明成功形成了稳定均匀的涂层3B?D如图3E所示,这种峰状凸起的均匀粗糙结构是由有机硅烷中的长烷基桥接基团驱动的,其过程通过紫外照射时间进行调控,有利于提高P-P3HT/BR膜的疏水性。此外,P-P3HT/BR膜在pH=1?13范围内的溶液中浸泡24 h,其水接触角没有明显影响(图3F),表明P-P3HT/BR薄膜通过疏水改性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耐溶剂性。


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将疏水修饰的P-P3HT/BR膜、E-GaIn层和亲水性的P3HT/BR膜依次组装成PEP膜,通过SEM分析观察其形态特征(图3H&G)。制备的PEP薄膜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这种紧密的结构保证了E-GaIn中间层既不会溢出,也不会泄漏到皮肤毛孔中,从而保证了日常使用中足够的安全性。为了深入了解PEP膜的机械自愈能力,对独立PEP膜进行了拉伸试验。如图3I所示,愈合后的PEP膜具有相似的应力?应变曲线,自愈率为79.62% ± 5.60%。同时,修复后PEP膜的力学及电性能与原始PEP膜比较,其力学和电性能均得到了理想的恢复(图3J&K)。接下来,研究了PEP薄膜基传感器的相对电阻变化与拉伸和弯曲等机械变形之间的关系。PEP膜的相对电阻变化随拉伸和弯曲速度的增加成比例增加,并得益于E-GaIn?50~200 oC温度范围内优异的导电性,所得薄膜的电阻变化呈现出理想的环境稳定性(图3L?K)。因此,PEP薄膜不仅像其他智能传感器材料一样对各种机械变形表现出高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也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电性能稳定性,是一种潜在的有前途的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表皮医疗传感器。



3. P-P3HT/BR薄膜和PEP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健康监测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与普通的水凝胶传感器相比,超薄结构的薄膜基传感器增强了对物体粗糙度的感知,从而提高了灵敏度,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考虑到PEP薄膜的优异传感性能,如上所述,通过组装一个基于PEP薄膜的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各种人体运动信号(图4A)。PEP薄膜基传感器在手指伸直和弯曲的输出信号在10个周期后仍然稳定,即使面对相对较大的变形,PEP薄膜传感器也具有强大的可重复传感能力(图4B?D&F?H)。为进一步验证传感器的应用普遍性,通过手指按压不同物体(如泡沫,刷子,金属和玻璃)来测试传感器的相对电阻变化。如图4E所示,与光滑物体相比,传感器与外部粗糙物体接触时更容易变形,产生更大的信号,这些相对电阻的瞬时和高度敏感的变化被准确地归因于这些物体的不同表面粗糙度。采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LIVE/DEAD染色试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研究PEP薄膜的细胞相容性(图4I&J)。试验结果证实,研究人员提出的PEP薄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可穿戴设备直接和人体皮肤进行接触。



4. 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健康监测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PEP薄膜传感器在心电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鉴于PEP薄膜基传感器稳定的传感性能和理想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将其用于实时监测动物/人的心电信号变化。如图5A所示,首先将PEP薄膜基传感器作为电极材料附着在猪皮上采集猪的心电信号,其同步输出与商用凝胶电极相当。在猪在全身麻醉下插管的整个插管过程中,通过监测猪的心跳进一步评估传感性能的稳定性(图5B)。有意义地是,PEP薄膜基传感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相对紧密的猪皮粘附性,对心电信号具有可靠、高质量的监测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拓宽SHSs的临床应用。如图5C5D所示,对PEP薄膜基传感器与商业凝胶电极的水下性能进行了比较,PEP薄膜基传感器在水下近24 h的溶胀率极低,相对电阻略有增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用凝胶电极在水下仅4 h就迅速膨胀,电性能也急剧下降,而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多层结构保证了其在水环境中的形状和电性能稳定性。除猪外,基于PEP薄膜的传感器也可作为电极贴片应用于人体以连续监测人的心电信号变化(图5E?I)。


5. PEP薄膜基传感器的心电监测应用。


  该研究成果以“Smart Healthcare Sensor with Dual Autonomous Self-Healing, Repeatable Skin Adhesion/Detachment, and Hydrophilic/Hydrophobic Janus Surface for Aquatic Ambulatory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为题,近期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生王子义、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生阮任杰和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林根辉。通讯作者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林小城教授和张进教授


  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福建省卫健委科技计划医药创新项目、清源创新实验室重点项目等基金的资助。并感谢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及福建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项目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3603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