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童再再副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Rachel O’Reilly教授,Andrew Dove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Ian Manners教授合作,开展了生物相容/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异质附生结晶驱动自组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结晶动力学控制的异质附生结晶”这一高分子物理新现象,发展了一种精准构筑多组分异核二维片状胶束的新方法,并实现了在纳米/微米尺度下的区域选择性可控降解。研究论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 Chemistry》杂志发表,童再再为论文第一作者,Rachel O’Reilly, Andrew Dove和Ian Manners为共同通讯作者,谢雨洁(现就职上海大学),伯明翰大学Maria Arno和张一帆(现就职中科院化学所)为共同作者。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分子附生结晶调控的自组装微观机制和高分子异质结的构筑原理,为构筑多功能集一体的二维纳米材料提供了思路。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制备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纳米材料的性能不仅与材料的组分,更与多尺度下的组分序列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制备形貌规则、尺寸可控、结构可调的纳米材料一直是自组装领域内的重要问题,“我们能推动自组装多远”被列入世界前沿125个科学问题名单。最近发展的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是制备一维(1D)和二维(2D)纳米结构的有效方法,该过程通常被认为遵循结晶性嵌段共聚物“附生生长”的机理。因此附生结晶是结晶驱动自组装过程的关键要素,如何从高分子结晶的角度深入研究结晶驱动自组装的微观机制是精准构筑二维纳米材料结构的关键。
在过去的两年中,童再再团队围绕结晶调控的生物相容/生物可降解聚酯嵌段共聚物的精准自组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高分子结晶的角度阐述了同质二维片状胶束结构精准调控的关键因素,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Macromolecules 2021, 54, 2844-2851; Macromolecules 2022, 55, 1067-1076; Macromolecules 2022, 55, 18, 8250-8261; Biomacromolecules 2023, 24, 1032-1041)。基于同质结晶驱动自组装(即结晶核具有相同的结构)的研究基础,在本论文中针对高分子异相成核的特殊性,进一步地从高分子结晶热力学如晶格匹配和结晶动力学如结晶温度等因素出发,阐明了异质附生结晶驱动自组装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实现了具有不同结晶核的二维片状胶束结构的精准构筑。结合二维片状胶束区域内不同降解性能的结晶核,在碱性条件下实现了ABC型三嵌段共胶束的区域选择性可控降解。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3-01177-2
- 华东师大张利东教授、周立旻教授团队 Carbohyd. Polym.:微生物矿化技术-打造生物可降解的超疏油海藻酸盐水凝胶中空管 2025-03-10
- 南洋理工大学Pooi See Lee、厦门大学林友辉教授团队 Adv. Mater.:生物可降解的角蛋白用于构建离子电子器件 2024-12-23
- 中山大学王山峰教授团队 AHM:系统揭示高分子力学性能在调控体外干细胞命运和体内软、硬组织再生方面的一致性和倾向性 2024-01-15
- 太原理工何宏伟:不同结构环氧型反应性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性能和修复机理 2025-03-26
- 北航陈爱华教授课题组《Macromolecules》:异质外延活性生长法“一锅”制备异轴液晶嵌段共聚物纳米线及其解/再组装行为 2025-03-05
- 浙理工邵建中、黄益/蒙纳士大学San H. Thang《Small》:RAFT乳液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胶体微球构建液态光子晶体 2025-02-25
- 浙理工童再再课题组 JACS:基于flat-on和edge-on附生结晶方式构筑多组分高分子二维纳米片状材料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