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一个能进行有限的自我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性器官。由创伤、运动损伤或病理因素造成的骨软骨损伤,涉及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超过了骨组织自身的修复能力,不能自行愈合,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膜内骨化(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IMO)和软骨内骨化(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ECO)是骨器官胚胎发育和骨缺损修复再生的两条途径。目前用于治疗骨缺损的生物材料主要通过 IMO 实现成骨修复,但常因血管化难以建立而导致骨再生 不良。从骨发育生理学和临床角度来讲,人体骨骼发育和骨折愈合主要通过 ECO 进行。ECO 通过间充质干细胞聚集成团、分化为软骨细胞,以适应骨缺损处低氧和低血供的局部微环境,并进一步增殖成熟为肥大软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血管侵入解决成骨中心区域血供不足的问题,最终转化为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修复骨缺损。因此,基于ECO 构建生物材料是一种更理想的骨缺损修复策略。但是,其临床应用仍然受制于 ECO 复杂的细胞行为和较长的体外细胞诱导周期。
图1. 功能化微支架水凝胶复合体系调控干细胞软骨内骨化行为修复骨软骨缺损示意图
本文亮点:
图2. RQA-K@RAMS 的构建及表征
(2)功能化微支架水凝胶全阶段调控并加速 hBMSCs 软骨内骨化行为。RGD 多肽修饰的微支架因为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 3D 多孔结构可以重现细胞的增殖、聚集行为,并且有利于细胞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水凝胶层不但避免了微支架表面的细胞流失和注射过程中因剪切应力导致的细胞损伤,而且为细胞提供了粘弹性微环境,进一步增强了细胞的黏附、聚集行为,并且有利于软骨细胞增殖和肥大;功能化微支架水凝胶通过缓慢释放 KGN,为 hBMSCs 软骨向分化提供持续稳定的软骨诱导微环境,形成更多的软骨基质进一步促进了软骨细胞 肥大化;QK 多肽在体内移植时通过招募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有利于肥大软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血管微环境。本研究通过对接种于功能化微支架水凝胶的 hBMSCs 在进行体外软骨内骨化 5 周的诱导,发现体外软骨诱导 2 周就有较高的 COL10A1 的表达,并且通过裸鼠皮下异位成骨实验发现体外软骨诱导 2 周展示出了和体外软骨诱导 3 周肥大 2 周的细胞-支架复合体相近的成骨矿化和血管招募能力,表明我们所构建的功能化海藻酸钠微支架水凝胶通过调控细胞软骨内骨化行为,可以显著加速其软骨内骨化进程,并在植入体内后表现出良好的成骨矿化和血管招募能力。
图5. 裸鼠皮下异位成骨实验
图7. 功能化微支架水凝胶促进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软骨下骨层修复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12694
- 天津大学刘文广教授和中科院阮长顺副研究员: 直接3D打印高强度杂化梯度水凝胶支架用于骨软骨修复 2018-01-19
-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和冯良珠副研究员团队《Mater. Today》:口服乙醇助力肝癌生物催化治疗 2022-04-0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帆教授课题组在扩展双网络交联水凝胶性能上取得新进展 2020-11-30
- 上交大李海燕/港中文陈汉辉:海藻酸钠水凝胶调节吞噬细胞皮肤再生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