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化于乐教授团队 AFM:具有高锂离子迁移数的多尺度结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2022-11-02  来源:高分子科技

  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LE)用于锂金属电池是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电导率差和界面电阻显著增加的问题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的发展。因此提升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能力,提高界面稳定性是聚合物电解质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1. SZ-GPE结构以及SZ-GPELE在锂金属负极上的锂沉积示意图。


  近期,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于乐教授团队以具有高空隙率和安全性的微纳米结构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合物基质,以SiO2纳米颗粒ZSM-5为无机填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SZ-GPE,以加快锂离子传输抑制枝晶生长(图1)。纳米SiO2Lewis酸性位点可以吸附PF6-,促进LiPF6解离ZSM-5亚纳米孔道的限域效应有效提高了锂离子迁移数SZ-GPE间协同效应有效抑制电解质的分解,在锂金属负极上形成稳定的界面。得益于多尺度结构设计,SZ-GPE作为锂金属电池电解质,有效提升了锂离子迁移能力(图2)并体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图3)。这种多尺度设计还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电解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该工作以Multiscale Structural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Fast LiTransport for Long-Life Li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Adv. Funct. Mater.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9837)。文章第一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生杨海霞。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 


2. (a) SiO2存在条件下LiPF6解离分子动力学模拟, (b) LiPF6解离分子动力学模拟, (c) LE, (d) GPE(e) SZ-GPE的迁移数测试, (f) NMR测试, (g)电导率测试, (h) EIS 阻抗测试 


3. (a) Li||NCM811全电池的循环性能, (b) LE(c) SZ-GPE组装的Li||NCM811全电池在C下不同循环圈数的充放电曲线, (d) Li||LiFePO4全电池的循环性能。


  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关于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和低的锂离子迁移数使得其离子传输动力学十分有限,导致锂枝晶生长和较差的倍率性能。同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性较差,导致高的界面阻抗,影响锂离子的传输。在过去的两年中,团队制备了基于三锂盐系统(LiPF6-LiTFSI-LiFSI)的1,3-二氧戊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锂金属电池中以实现快速充电放电和稳定循环Chem. Commun., 202258, 10973)。团队总结了功能化聚合物在电解质改性和锂负极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并从界面化学以及锂离子传递和迁移机制的角度对功能化聚合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J. Mater. Chem. A20219, 1338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9837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