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且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热固性材料。然而,目前环氧树脂存在着韧性和强度互相制约、难以同时提高的问题,尽管对高强、高韧环氧热固性树脂的需求巨大,但提供能够同时提高其机械强度和韧性的策略仍然是一个挑战。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团队的翁志焕教授以生物基厚朴酚为原料,采用简单、高效的两步法制备了含有两个活性酯基的生物基环氧前驱体(MGOE-EP) (图1)。其次,采用常用的芳香胺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通过自催化控制的分级固化过程,形成独特的双负载分担环氧热固性网络。固化机理如图2所示,在135℃,环氧基团与胺基反应形成单交联网络,未反应的环氧单体被均匀的固定在网络中。随后在更高的固化温度下,,胺基反应生成的叔胺催化自固化反应(酯基固化环氧),“原位”形成自生长相分离。研究发现,在芳香胺固化含乙酰酯侧基的环氧体系中,只需调节胺类固化剂和酯基的比例,就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原位”自增长相分离的形态以及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使树脂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图2)。与自固化的体系相比,胺基和酯基比例为1:1的体系的冲击强度达到了66.4 kJ/m2(提高了1375.6%),硬度为412 MPa(提高了22.2%),弯曲强度为154 MPa(提高了31.6%)。与石油基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相比,其冲击强度、硬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79.0%、54.9%和46.7%(图3),这是传统增韧的方法难以达到的。该策略的成功应用为构筑多功能高性能热固性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工作以“Engineering double load-sharing network in thermosetting: Much more than just toughening”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曹旗,通讯作者为翁志焕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共同资助支持。
图1 环氧前驱体的合成路线
图2 增强和增韧机制及其形貌表征。
图3 热机械性能和机械性能。
这是该团队高性能可持续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开发的进展之一。该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前驱体,并通过固化剂及固化工艺优化,对环氧树脂的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进行探索。比如,所制备的环氧树脂具有高耐热性、自增韧、本征阻燃的形状记忆等特点(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2107;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7: 124115;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406: 126881;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1, 214: 108749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33: 134512 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2c01599
下载:Engineering double load-sharing network in thermosetting: Much more than just toughening
- 河北工业大学潘明旺教授团队 Small: 高强高韧水性聚氨酯的新型希夫碱笼型结构设计策略及其面向红外隐身的应用 2025-09-05
- 华工凌子夜、方晓明等Mater. Horiz.封面文章:腌制黄瓜启发的离子渗透策略-打造兼具超高强度与高储热性的刺激响应相变凝胶 2025-08-24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团队《Nat. Commun.》:原位局部对齐辅助盐析增强的高强度、高韧性及高抗冲击离子凝胶 2025-08-20
- 北大杨槐教授、中国矿大(北京)王萌副教授、陕科大罗玉霞副教授 AM:双酰胺氢键网络构筑高韧性、低滞后的蓝相液晶弹性体 2025-09-12
- 华工方志强/川大王静禹/广工邱学青《ACS Nano》:折纸龙结构启发的高韧性、高延展性纳米纤维素薄膜 2025-08-31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CS AMI:单分散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制备高倍率快充锂离子电池:高韧性、无粘结剂、自支撑铌钛氧化物(TiNb2O7)厚电极 2025-08-26
- 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赵梓含等 AFM:基于“滑轮”耗散效应的新型强韧可逆环氧树脂胶黏剂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