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教授等 CEJ:纤维多相态形貌实现高效有机光探测器
2022-09-23  来源:高分子科技

  有机光探测器(OPDs)活性层内部形貌对器件的量子转化效率与暗/噪声电流起着关键作用。OPD的活性层通常采用共混加工(BC),即将给体与受体的共混溶液直接旋涂在衬底上。但该加工方式不可避免地使受体与阳极直接接触和给体与阴极直接接触。由于非富勒烯受体具有较小的电子注入势垒,在反向偏压下从电极注入的电荷将显著提升,导致器件暗/噪声电流的增加与探测率的降低。避免该问题可使用逐层加工(SC),即先旋涂给体层,再在其上旋涂受体层,诱导活性层形成纵向组分分布。此外,研究发现逐层加工可有效改善活性层的结晶和相分离。因此,逐层加工活性层有望同时降低暗/噪声电流和提升量子转化效率,实现高性能的有机光探测器。尽管如此,关于逐层加工的形貌调控策略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仍未明确,这需要更多的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


  最近,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教授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刘烽教授组、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王诚博士等合作,通过逐层加工制备基于NT812:IEICO-4F的高效有机光探测器。借助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以及最新型的氮边共振软X射线散射(NK-RSoXSAdv. Mater. 2022, 34, 2107316)实现对薄膜的晶相与介观尺度的表征,提出纤维多相态形貌的框架,即从薄膜表面至内部,高质量的IEICO-4F结晶纵向渗透到NT812的纤维网络中。这种形貌结构有利于促进电荷产生和收集、减少缺陷态、增强器件在反向偏压下对电子的阻挡能力,从而实现高外量子转化效率和低的暗/噪声电流。在-0.1 V下,器件860 nm表现出最大比探测率为5×1013 Jones,这是可见光-近红外OPD的最高比探测率之一。这些结果表明,利用逐层加工实现纤维多相态形貌可为高性能有机光探测器薄膜的形貌调控提供新思路。该工作以“High-performance organic photodetectors enabled by a refined fibrillar multiphase morphology”为题发表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全会雷博士生,通讯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的黄飞教授和应磊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钟文楷博士,东莞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也为该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逐层加工的NT812:IEICO-4F膜中IEICO-4F的吸光度贡献明显增加,这有利于提升OPD在近红外光区的探测性能。此外,TOF-SIMS结果显示,沿薄膜的纵向,IEICO-4F分布逐渐降低,而NT812则逐渐增加,而共混加工的薄膜中,两种组分均没有明显的成分梯度变化。 


1. 基于NT812:IEICO-4F薄膜的能级、吸收以及制备过程


  在-0.1 V下,SC器件在620-870 nm波长范围内的EQE45%增加60%。器件的光响应860 nm0.32A/W增加0.42 A/WSC器件在-0.1V的暗电流密度低至2.2×10–10 A/cm2因此,SC器件在860 nm得到的最大比探测率5.0×1013 Jones,这是已报道的近红外OPD最高值之一 



2BCSC器件性能对比


  GIWAXS结果显示,相比共混加工,逐层加工有利于改善NT812IEICO-4F的结晶,特别是IEICO-4F的高质量晶相堆积结构在逐层加工薄膜中保留下来,这有效减少薄膜中的缺陷和提升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 


3. NT812:IEICO-4F薄膜的晶相表征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表明,NT812IEICO-4F在氮边下的1s→π*电子跃迁分别在399 eV400 eV出现特征峰。因此,利用NK-RSoXS可有效地分别提取两种组分在薄膜中的相分离信息,实现更准确和更全面的构效分析。结果表明,BC膜中,NT812的相分离尺度可能源于精细纤维的聚集体,而低结晶度的IECIO-4F则稀疏地分布在聚集体之间;SC薄膜中NT812形成明显的纤维网络,其纤维间距约为55 nm,而高结晶的IEICO-4F分布在纤维网络之间,对应的晶相间距为69 nm结合AFMTEM的结果,他们提出了纤维多相态的形貌框架,其中,聚合物纤维并不是独立于形貌体系的,而是通过不参与结晶的无规链段与无定型区形成复杂的相界面,从而实现电荷的高效传输与收集。 


4. NT812:IEICO-4F薄膜的NK-RSoXS表征


  为了研究纤维多相态形貌在其他共混体系中的有效性,基于一些代表性的非富勒烯共混体系的形貌以及器件性能如下图所示。在逐层加工的薄膜中,纤维网络结构得到增强,对应显著下降的器件暗/噪声电流和提升的比探测率,表明纤维多相态形貌可为高效的OPD薄膜的形貌调控提供指导。

 

5. 纤维多相态形貌在其它共混体系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204774X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