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可穿戴器件的人-机交互界面作为人体和设备沟通的桥梁,能将人体的各种动作指令转化为设备可识别的电学信号,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人机交互中,手指点击(tapping)和滑动(sweeping)是两种常见的操作方式。然而,前期的柔性传感器件往往聚焦于压力“点击”这一动作,而“滑动”则较少被提及;再者,多指令的交互界面往往依赖于器件的阵列化,这无疑会增大整体器件面积。“Sweeping”是一种"方向性"的操作,在仅用一个器件而不采用阵列式的情况下,如何辨别手指滑动方向且输出可识别信号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有鉴于此,澳门大学周冰朴研究团队与五邑大学罗坚义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可识别手指滑动方向的可穿戴柔性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设计轴向(水平)充磁的柔性微柱子阵列,手指滑动施压可以实现微柱子阵列在不同方向的偏折下,底部柔性线圈内所感知的磁通量出现正负值差异,进而获得完全相反的电压输出信号。该传感器能够在不同方向的外力刺激下输出可区分的电学信号,因而有望在多模式的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场合发挥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Sweeping-responsive Interface Using the Intrinsic Polarity of Magnetized Micropillars for Self-Powered and High-capacity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为题发表在《Nano Energy》。文章第一作者为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博士生丁森。该工作受到了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088/2021/A2, 0026/2020/AGJ)的经费支持。
图1 基于电磁感应的柔性交互式界面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 人机交互界面的多方位表征及性能优化。(a)人机交互界面的穿戴和形貌展示。(b)交互界面的整体性能优化。(c)沿不同方向磁化后的微柱阵列。(d)沿不同方向磁化后的微柱阵列形变后,线圈中的感生电动势对比。
图3人机交互应用展示。(a)基于滑动方向的手机翻页器。(b)在水下仍可以稳定运行的摩尔斯电码。(c)铅球游戏界面。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2007492?via%3Dihub
- 大连工大孙润仓、邵长优/北林文甲龙 ACS Nano:强韧、自修复与环境适应性的低共熔凝胶基TENG用于全天候能量收集和人机交互 2024-12-23
- 郑州大学申长雨院士和刘春太教授团队 AFM:解耦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辅助的人机交互应用 2024-08-23
- 宁波材料所陈涛/肖鹏团队 Adv. Mater.:悬浮式双层结构实现人机交互中触觉和痛觉的灵敏感知 2024-05-11
- 西南交大周绍兵教授、向韬副教授团队《Mater. Horiz.》:环境耐受多功能低共熔凝胶用于高灵敏度可穿戴传感器 2025-01-19
- 南林黄超伯/熊燃华团队 AFM 综述:植物信号监视器 - 用于植物健康分析的先进可穿戴传感器 2024-10-11
- 吉林化工学院韩丹丹教授团队 IJBM:热响应型离子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播种”碳酸钙微粒子用于超灵敏可穿戴传感器 2024-10-03
- 陕科大王学川教授/党旭岗副教授 Small:盲鳗粘液启发的高拉伸自修复超分子水凝胶用于多功能自供电可穿戴设备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