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
2009-01-09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
徐光宪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摄影刘嵘/人民画报
冬日暖阳铺满了北京海淀区蓝旗营小区的这间客厅,记者面前的老人,穿着笔挺的棕褐色西服,里面配以灰格子衬衫和黑红相间的领带。在他身后的墙上,老友黄苗子手书的集句联尤为醒目:“海上生明月,人间重晚晴。”他就是徐光宪,89岁,化学家。在漫长的岁月中,他的人生角色曾几度转换。1946年,他是公派留美学生;1951年,他和夫人高小霞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新中国;1972年后,他因为在稀土萃取领域的惊人成就被称为“稀土界的袁隆平”;2008年,他是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热门候选人。
“科学家的生活中是不是只有科学?”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坐在徐光宪面前寻求答案。在三个小时的对话中,徐光宪讲述与思考时上翘的嘴角总是保持着微笑的弧度,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幸福。”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1920年,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还算殷实的家庭,父亲徐宜况曾是律师,他名字中的“宪”便是取意自宪法。父亲精通《九章算术》,教他解“鸡兔同笼”和下围棋,启发了徐光宪对数理化的兴趣。母亲陈氏是传统的中国妇女,虽目不识丁,但教子甚严,自幼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这句话,徐光宪铭记至今。因此,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无论如何辗转,他从未放弃学业。
20世纪30年代,父亲病逝,家道中落,为早日帮补家用,16岁的徐光宪考入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沦陷,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毕业后,徐光宪和另7名同学被录取至“叙昆铁路”当练习工程员,没想到领队中途携大家的差旅费潜逃。身无分文的徐光宪只好去投靠在上海做中学教员的大哥。
在上海,徐光宪谋得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管吃住,还给我一点零用钱,生活算是解决了。”家教只在晚上,白天有闲暇,徐光宪又重拾起上大学的旧梦。半年后,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因为这是当时学费最便宜的大学,只要10块钱,还有奖学金。至于专业,徐光宪选择化学系也是出于很实际的考虑,“虽然更喜欢物理、数学,但考虑到毕业后,学化学还可以进化工厂,工作机会更多些。”
1941年至1944年,抗战时期的上海,血气氤氲中只有外国租界是相对安宁的“孤岛”。交通大学借来位于法租界的震旦大学(今上海第二医学院)的教室上课。学生们没有宿舍,就住各自家里。化学系的实验室是一间很小的已关闭的工厂。“虽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大家都格外努力,老师也都很好,要求很严格。”回忆起特殊年代的大学生活,徐光宪说:“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整整四年,他始终是班级第一名。他还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班级中唯一坚持到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女孩——高小霞。
徐光宪(中)与学生们在一起
徐光宪(右二)5岁时与父亲及两位兄长
徐光宪(前排右二)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的部分同学合影。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龙翔)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