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科技论文“三认三不认”原则该改
2019-03-15  来源:科技日报、新京报评论

  两会上,学术评价体系“三认三不认”的话题,引发不少委员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认为,“目前我国对科研成果‘三认三不认’: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这是一个短视又狭隘的做法。”“道理很简单,如一艘载人飞船,一颗螺丝钉和一台发动机发挥的作用都很重要,因为螺丝钉掉了和发动机失灵的后果是一样的。”

  赵宇亮院士所指的“三认三不认”,无疑切中了现实问题——这反映出来的,本质上仍是被诟病已久的科研评价体系“唯论文”现象的衍生问题。

  客观而言,对于科研人才评价来说,论文排名及数量、发表期刊档次等,确实是个直观又易判断的标准。这种标准也曾发挥其积极作用,如让人才评价标准变得客观起来,不给暗箱操作以空间。

  但后来随着高校行政化的强化,该标准在执行中越来越扭曲变形,严重伤害了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扼杀了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三认三不认”,就是其中的典型现象。

  正如很多委员提到的,“三认三不认”存在各种弊端:首先,不利于达成科研学者尤其是学科“大牛”之间的合作。“第一作者”明显只有一个,如果自己一方无法享受成果,那可能就导致“应付、转而关注自己的事情”,如此一来,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大打折扣。

  “科技发展到今天,单一学科的研究已经很少,大部分学科都进入了交叉学科研究时代,核心就是合作与协作,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赵宇亮院士说。

  其次,降低了创新的效率,在国际科研竞争中处于劣势。科研的竞争就是对未来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尤其是在新兴学科方面。国外的专家学者“有了想法就可以立刻去做,找最好的人无条件地充分合作”,相形之下,我们在协调“成果出来后谁署名第一”的问题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更实际地说,一项科研成果,并不单是一个人的成绩,背后经常是一个团队甚至若干个科研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得论文者得天下、得第一署名才有用”的评价体系,显然对署名靠后的参与者不利。

  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等活动中,论文数量、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等,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署名靠后对科研工作者而言,除了学术上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更重要的是在福利待遇上会面临直接损失。

  这样一来,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在学术中付出的可能“差之毫厘”,但通过这篇论文所得到的成就却相去甚远,这是在鼓励科研团队合作,还是鼓励争名夺利呢?

  所以说,“唯论文+唯第一作者”虽然看似标准清晰,公平可见,但对复杂的学术研究合作而言, “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并不能发挥科研合作的优势,是时候被摒弃了。

  “我们还是应该遵守国际惯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研究员介绍,像《自然》《科学》等期刊,会在文章下方加一个note(说明),说明各位作者分别作了什么贡献。

  “主要贡献和非主要贡献肯定有差别,内行一看就知道,这个工作谁做了主要贡献。”蔡荣根研究员说,“像发现引力波的文章有上千个作者,但要说给谁诺贝尔奖,内部还是清楚得很。”

  因此,他强调小同行评价的重要性,“小同行评价是最客观的,同一领域的人知道你什么水平、你的工作有什么新鲜的思想、在国内外的价值。就像申请工作要看推荐人的意见一样。还有一个好处是,我用不了花多少时间就可以知道你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价值。”

  蔡荣根研究员表示,科学评价不光在中国是难题,在全世界都是难题,但还是有一些国际通行的方案和共性,比如不唯指标、看重同行评价、考虑各学科的特点等。

  事实上,近年来,在这方面,国家层面也在制度上不断改进,如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同行评同行,内行评内行“,建立尊重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

  但就目前看,要打破“唯论文”、摒弃“三认三不认”,显然还需要持续发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大论文质量、学科价值、同行评价等因素的权重,迈过“唯论文数量、唯论文署名”这个坎儿;从当前“重视论文发表”的局面转换到“重视论文本身”上去;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一刀切”的标准,让每个研究者的贡献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体现……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