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科院化学所李峻柏研究员课题组在细胞膜伪装的纳米生物材料用于高选择性抗肿瘤光动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8-07-1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光动治疗的突出优势是在光敏剂的作用下,通过光照进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治疗,副作用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体表肿瘤或局部病变组织的治愈效果更佳。然而,光敏药物依靠载体在体内运输往往受到免疫清除的制约,导致药物输送障碍与效率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光敏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李峻柏研究员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光敏药物载体的设计、组装与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7759;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3538; Adv. Funct. Mater. 2016, 26, 2561; ACS Nano 2012, 6, 8030; Chem. Eur. J. 2013, 19, 4548)。在此基础上,该研究组通过分离天然红细胞膜及囊泡化,实现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表面的红细胞膜重组,并用于光敏药剂的负载与高效运输及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利用“取之于体,用之于体”和“免疫欺骗”的思路,红细胞膜伪装的磁性纳米载体可以像红细胞一样在血液中长时间循环,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在外界磁场引导下,内部负载光敏剂的磁性纳米载体高效富集在肿瘤部位。光照下,原位产生的活性氧立即引发胞内毒素,抑制肿瘤细胞的扩增与繁殖,而导致肿瘤组织的坏死。该组装体成功地引入仿生伪装理念,有效地利用红细胞膜的免疫学特性和磁场诱导作用,增强肿瘤部位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提高光敏药剂的递送效率和光动力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049。 

红细胞膜伪装的纳米生物材料能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清除,用于高选择性肿瘤光动力治疗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712996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