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高分子系汪长春课题组在有机多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6-04-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共轭微孔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无定型有机多孔材料,具备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结合了多孔性和共轭高分子的光电功能性,极大拓展了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以共轭微孔聚合物为固体催化剂,在合成及性能方面都展示了显著的优势。采用自上而下的合成策略,可以直接将催化活性分子或金属配体聚合到三维骨架上,得到高密度、可调控、高比表面积的固体催化剂。然而,此类材料的微孔通道小于2 nm,底物以及产物分子的扩散受到较大限制,在高浓度的反应体系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共轭微孔聚合物中引入大孔通道,对于优化反应过程,提高催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汪长春课题组郭佳副教授等人使用密胺树脂材料的海绵作为支撑基底,将其浸入反应溶液中,通过锌卟啉的端炔基氧化偶联反应,形成大孔海绵和共轭微孔聚合物凝胶相互穿插的结构;将凝胶中的溶剂去除,可以使锌卟啉基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牢固的附着在密胺骨架上,形成纳米尺度的微孔和微米尺度的大孔相互贯通。在催化酰基转移反应中,微孔结构中邻近的锌卟啉参与了中间产物的形成,大孔结构有助于底物的富集,展现了很好的催化效率;相比于卟啉小分子以及单纯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速率提高2至5倍。此外,当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负载率达到~50%时,海绵复合物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弹性和复合稳定性,显示了在实际使用中的应用潜力。
该论文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重要期刊Angew. Chem. Int. Ed. ,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吴可义,通讯作者为郭佳副教授。
原文详见:Keyi Wu, Jia Guo*, Changchun Wang, An Elastic Monolithic Catalyst: A Microporous Metalloporphyrin-Containing Framework-Wrapped Melamine Foam for Process-Intensified Acyl Transfer, 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0891
汪长春课题组郭佳副教授等人使用密胺树脂材料的海绵作为支撑基底,将其浸入反应溶液中,通过锌卟啉的端炔基氧化偶联反应,形成大孔海绵和共轭微孔聚合物凝胶相互穿插的结构;将凝胶中的溶剂去除,可以使锌卟啉基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牢固的附着在密胺骨架上,形成纳米尺度的微孔和微米尺度的大孔相互贯通。在催化酰基转移反应中,微孔结构中邻近的锌卟啉参与了中间产物的形成,大孔结构有助于底物的富集,展现了很好的催化效率;相比于卟啉小分子以及单纯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速率提高2至5倍。此外,当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负载率达到~50%时,海绵复合物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弹性和复合稳定性,显示了在实际使用中的应用潜力。

原文详见:Keyi Wu, Jia Guo*, Changchun Wang, An Elastic Monolithic Catalyst: A Microporous Metalloporphyrin-Containing Framework-Wrapped Melamine Foam for Process-Intensified Acyl Transfer, 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0891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AFM:萘酰亚胺共轭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双态发射和光响应动态荧光色 2025-02-21
- 西安交大张志成/龚红红团队 Adv. Sci.:通过π-共轭聚苯乙烯中电子效应协同调控平衡聚合物电介质储能密度与能量损耗间的矛盾 2025-01-31
- 南科大冯奎、郭旭岗/海南大学陈志才 Angew 综述:高性能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共轭聚合物的分子设计策略、应用和前景 2025-01-09
- 陕科大王学川教授团队韩庆鑫等 JMCA:通过天然动物皮“微反应器”中的“一锅煮”反应实现功能皮革的制备 2024-12-08
- 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教授/徐建华副教授团队 Adv. Mater.:多功能微孔结构设计实现既柔又韧的自修复材料 2024-11-12
- 武汉大学蔡韬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吩噻嗪基中空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近红外光诱导ATRP用于光协同酶催化循环 2024-10-11
- 复旦大学汪长春教授课题组CEJ:用于防伪和信息加密的多彩热致变色光子晶体自粘标签 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