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港媒:北京许多顶尖大学最好迁往主要工业地区
2015-04-15  来源:参考消息网
关键词:高校 创新 经济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3日刊登题为《中国大学迁址如何能为创新注入力量》的文章,作者为麦肯锡咨询公司前顾问温斯顿·莫(音)。

  作者称,如果利用关系或贿赂能更稳妥地赚钱,为什么还要努力创新?创新政策也许只有在规范的知识领域才能有效实施。

  深圳经常被称为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城市也许并非偶然。作为一个在公平规则下提供平等机遇的地方,深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通过创新,深圳南山区实现了比香港还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在硅谷式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国政府希望将产学研融为一体。但目前资源与机遇也许还不匹配——知识的创造与运用仍是分离的。中国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设在北京,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却集中了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与产业接近能够促进适应性创新。举例来说,机器人技术最有可能在制造业环境中得到发展。鉴于中国的科技产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地区是天然的创新中心。江苏和广东一直是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地区,北京、上海和浙江紧随其后。

  在中国,北京是无可匹敌的学术中心,在入选“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学中,有26所在北京,而且北京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数量也是最多的。但仅有人才的集中是不够的。尽管北京在知识的创造方面首屈一指,但在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方面却比较薄弱。

  深圳则缺少精英大学。广东的一流大学主要集中在广州。尽管深圳已提出要将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打造成世界级学府,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除了一些内地精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的分校,深圳还引进了美国、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的海外教育项目。

  长三角地区似乎达到了最佳平衡,该地区不仅集中了内地一些最具创造力的城市,还拥有20多所顶尖大学。尽管长三角的精英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但它们分散在面积更广、人口更多的区域。率先引入海外教育项目的长三角还在扩大其跨国校区的网络。

  引进海外大学资源是这些富裕地区解决学术资源失衡问题的尝试之一。但这些引进的海外分校很多都是以教学而非研究为主。为解决这种不匹配问题,一种更根本的办法也许是迁移一些顶尖大学。

  即使将北京的26所精英大学迁移出去一半,余下的精英大学数量仍将超过上海以及广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因其历史传统将留在北京,而其他许多顶尖大学则最好迁出北京。与此相对应的是,应该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北京以外的关键经济地区,以大力提升这些地区的大学的实力。

  迁址计划可能会遭到教职人员的强烈反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新址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一些空气清新的魅力城市,那么阻力也许就会减少。教职人员应以优厚条件获得员工住房,新校区附近还应建设优质的小学和中学。重要的是,这些教职人员的子女仍将享有北京高校的优先录取资格。

  迁出一些大学还能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腾空的校园可以重新开发利用,以满足大学周边高科技企业职工的住房需求,也许还能为一些创业公司、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提供空间。北京市不太可能抗拒土地价值和税收基础扩大带来的巨大额外利润。这样的迁址不仅不会削弱北京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而且会巩固其作为创新中心的实力。

  仅仅将北京打造为创新中心还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创新国家。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培育十多个创新城市。为此,将一些顶尖大学从北京迁往主要工业地区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尽管这将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过程,但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北京更宜居的途径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