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应更多向技术研究倾斜
2008-03-0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
“目前国内有些人认为,搞科学的人比搞技术的人水平高,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搞技术。如果能改变这种看法,把科研经费更多地向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倾斜,我国有可能会更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部、财政部昨天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今年3月,中央财政将先期下达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14亿元,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工作随后布置。”张钟宁说。
据悉,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目前,我国已经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固定人员1万余人,仪器设备总值80多亿元。
“尽管如此,我国对之投入的力度相对还是弱一些。因为仪器设备等硬件是科研基础,这方面如果比别人落后,科研也会相应地滞后。”张钟宁说,“2006年,我国研发经费(R&D)总支出达到300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553亿元,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2%%,今年的研发经费有可能达到GDP的1.5%。因此,如何分配、使用和管理科研经费就显得更为关键。”
“在基础研究方面,可能不需要投入很多的科研经费就能够出大成果,当然,其中有些不一定能出成果,失败了;但是技术研发只有投入更多才能出大成果。尤其是在技术的原始创新方面,更需要大的投入。”张钟宁感慨地说,由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特性不同,经费投入和效果也不一样。像我国“探月工程”首期共投资14亿元,在北京这笔钱只够修建约2公里的地铁,但投到“探月工程”,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他最后表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三方面,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的力度。下一步是应该支持人,支持一个相应稳定的科研人员团体,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持续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龙翔)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