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分类
国内科研单位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复相耐热陶瓷(普通耐热陶瓷,高强耐热陶瓷);耐火材料;结构陶瓷(稀土改性氧化铝、增韧ZrO,AIO陶瓷、高抗热震,高抗腐蚀性陶瓷)

【简介】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陶瓷行业唯一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部属专业研究所。该所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主要承担和从事:日用陶瓷、特种陶瓷、艺术陶瓷、耐火材料、窑炉机电、陶瓷颜料的研究与开发;对全国陶瓷产品及其原材料质量监督抽查与委托检测;标准的制(修)订以及科技信息服务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形态与加工研究组
【简介】
该研究小组主要从事高聚物的形态学、加工过程和高分子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 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形态结构与加工,聚丙烯纤维制造技术和原理, 聚烯烃共混物和共聚物的形态和光谱表征,高分子管材制造技术和原理,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对无机结晶的调控作用, 聚电解质/两亲分子复合物。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史、科技战略,科学文化

【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由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下设研究部、科研计划处、联合办公室;另有一个刊物编辑部和科学史主题图书馆。1998年底核定在职职工102人。研究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2人、通讯院士1人,上岗博士生导师9人。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从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它们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之关系,以及相关的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研究实体之一。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

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挂靠单位,先后主办过数十次国际和国内的综合或分学科科技史学术会议。现该所硕士学位授予点有:科学技术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辨证法);博士学位授予点有:科学技术史(科技史与科技战略两个方向)。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组织简介】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是由原新疆物理研究所和新疆化学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新所,于2002年3月28日正式揭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59人,其中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78人,中级研究人员113人。已取得科研成果403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151项,申请国家专利160项,其中发明专利137项。是新疆物理、自动化、化学、生物、核学会挂靠单位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机化学等硕士学位授予点。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和新材料科学技术。为此,将围绕着材料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工系统工程、生物(植物)资源化学、辐射物理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深加工、计算机应用、传感器工艺、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开展工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简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物理所现已发展成为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等。拥有磁学、超导、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物理、电镜、真空物理、极端条件物理等4个院开放实验室以及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纳米物理与器件、微加工等4个所级实验室,由微加工实验室、工厂、图书馆、网络中心构成了全所的技术支撑系统。

截止到2002年9月底全所共有职工461人,其中科技人员357人。科技人员中有两院院士12人,研究员111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38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8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7人,博士研究生215人。博士后及客座流动人员48人。2002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首次公布的12个一级学科整体评估排名结果中,物理所在物理学科中排名第一。

物理所主要装备有德国OMICRON公司的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联合系统、日本理学公司的多功能转靶X射线粉末衍射仪、美国光谱物理公司的飞秒激光器、亚微米紫外掩膜对准系统、高分辨投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仪、模块式三级拉曼光谱系统以及自行研制的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统和极光Ⅱ号太瓦级激光装置等。

物理所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低纯度钕铁硼永磁材料”和“碳纳米管”为代表的一批原创性重要研究成果,获国际、国内奖共300多项,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国家发明奖7项。1985年以来物理所共申请专利35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项。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现在已有控股、参股公司11个,其中知识产权入股的有8个。

挂靠物理所的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有《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Chinese Physics Letters》和《物理》,其中前三种刊物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物理学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