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内市场需求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玻璃纤维需求将不断提高。原有玻璃钢、电绝缘等传统应用领域用量不断增加,工程塑料、建筑领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方面对玻璃纤维及制品应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全行业要努力满足国内需求,减少出口比例,促进国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发展。
“十二五”行业目标:产量:280万吨(现有及在建产能);销售收入:1200亿元;平均(池窑)能耗:≤0.6标煤/吨纱;平均(行业)铂耗:≤0.8g/吨丝;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出口产品比例:30%,创汇达30亿美元。
国内主要应用市场需求预测:玻璃钢90万吨,电子、电器30万吨,工程塑料30万吨,防水材料10万吨,建筑领域10万吨,土工材料10万吨,代替石棉、过滤材料、耐热材料、增强橡胶、其他20万吨,小计200万吨。
目前,我国城市的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85%。在今后10年到20年内,我国每年还将有1,500万人由农村转入城市,这将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除建筑、交通工具因节能减排的需要对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之外,玻纤制品因其优良的各项性能在大气、水、生物、土壤等环境领域均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为缓解城市化对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压力提供了解决方案。综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孕育了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巨大商机。
2、市场供给状况
近年来,由于国外玻纤生产不具有成本优势,已经没有新池窑投产;我国玻纤行业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要求淘汰落后的玻纤生产工艺,并对新建池窑的规模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导致了玻纤供给的减少。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池窑数量有限,且池窑最大产能为设计产能的110%至120%,玻纤行业总体供给缺乏弹性。
我国玻纤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国内玻纤高端制品及复合材料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2008-2010年我国玻纤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仍以高价进口20多万吨玻纤纱和制品。其原因有二:一是在于玻纤深加工生产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和较强的专用性,而国外企业对相关技术的封锁更加延缓了国内玻纤行业的发展;二是2008年之前较高的行业利润水平延缓了玻纤企业向玻纤产业链深加工领域延伸的脚步。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将是缓解我国玻纤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途径。
3、市场供求状况变动原因
玻纤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是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玻纤行业产能相对集中与玻纤制品应用极为广泛这一矛盾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带来不同领域对玻纤制品需求的不同幅度的增长,而玻纤行业产能相对集中,无法平衡来自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导致玻纤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经济衰退使得不同领域对玻纤制品需求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产能集中使得玻纤行业企业无法甄别出各个领域不同需求的变化情况,导致玻纤市场出现暂时供过于求的状况。
玻纤制品应用广泛的特点使得玻纤市场供求状况的调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玻纤市场的供求平衡能够较快实现。玻纤作为现代复合材料的最重要增强材料,对传统材料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其质轻、高强、耐腐蚀、电绝缘、保温隔热、吸音、有助于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等诸多良好性能,使得玻纤产品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拓宽,因此,在不出现大的经济衰退的前提下,未来玻纤市场将保持供需两旺的景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