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只有273公里,车程不过三个半小时,但从佛山市顺德区到韶关市武江区的产业扩张路,顺德涂料企业却走了已有三年。
三年前,顺德涂料商会名誉会长胡景钊和时任武江区委书记的苏力共同推动了一场震惊涂料界的“产业大转移”,在短短8个月内聚集162家企业签约进驻武江工业园区。
两年前,武广高铁开通,两地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为40分钟。但胡和苏主导的顺德涂料抱团转移武江的道路并没有因此而“平坦”一些,企业入园时间一推再推。
今年2月,苏力,这位来自顺德的选调干部突然在武江的寓所中自缢身亡。消息传来,胡景钊悲痛万分,突发的变故也让这场产业大转移瞬间陷入停顿。苏力在其曾经草拟的一份“遗稿”中写道:“(我)本想为武江做点事,为乡亲做点事,没想到因为执行层面技术性问题弄得如此糟糕……一个关键性的失误导致全盘被动。”
究竟是什么失误,让这场原本都可以皆大欢喜收场的投资盛事变成了一场无法追悔的悲剧呢?
生死大考
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顺德涂料企业必须“出走”,寻找新的土地建设新型厂房。
历经50年积累,顺德涂料企业对外扩张发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99年,广东鸿昌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就首先走出顺德,在新会建立新公司。之后随着外地市场份额的增长,顺德涂料企业开始了全国市场的“布局”。
今天,只要打开中国地图,就可清晰看到,顺德涂料已形成了“东进、西突、北上”的路线图。多个企业在江浙、北京、四川等省市买地或租地建分厂。“这种扩张更多是出于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市场反应速度的考虑。”顺德一涂料老板说,生产基地放在当地,或许就能实现当天下单,当天经销,解决滞后的问题。
“生于斯、长于斯。”尽管向外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但顺德涂料老板很少考虑要连根拔起搬离顺德这片热土。直到有一天,他们发觉,原来适合行业发展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
2009年,国家首次换发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让整个顺德涂料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大考”。与2006年首次“发证”不同的是,此次“换证”执行了新的建规标准,防火间距要求比旧的标准大大提高,如办公室和生产车间的间距要求从10米扩到30米,生产车间之间的间距要求从6米提升为12-15米。按照这个标准,顺德有八成的涂料企业无法“达标”,拿不到许可的厂家只能停产。
同时,按照有关规定,所有化工企业必须进入专有化工园区生产。但顺德涂料企业厂房建设时间较早,基本散落在各个工业园区中。为此,顺德涂料商会曾向政府要求2000亩地建立涂料生产园区,但受制于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园区建设一直没有下文。此外,昂贵的土地价格也让涂料企业难以接受。有企业老板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按照新标准建设一个百亩工厂,仅地价就需三四千万元,加上建厂资金,总成本要达亿元以上。
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顺德涂料企业必须“出走”,寻找新的土地建设新型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