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3-7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印染行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读
《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有着详细的解读:产业创新能力不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社会协作分工,处于纺织工业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印染业,形成产学研之间、上下游之间、产业链之间的集成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建设产学研、上下游研发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我国印染行业推进科技创新的着力点。
第二个重点任务是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印染行业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也是具有很高管理要求的行业。“十二五”期间,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先进管理体系,对促进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印染企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和技术装备要求比较高,因此《规划》提出要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理念,完善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加强营销服务;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自动化、营销服务信息化、财务管理规范化。
此外,行业还要在此期间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开发采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淘汰耗能多、耗水大的落后设备,大力加强能源管理、用水三级计量管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实现绿色生产。
加强设备、工艺、操作、原料、现场和安全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实现成本费用有效控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规范的员工招聘、培训、留用、晋升、退出、奖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员工队伍。
第三个重点任务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并提出:1.加强引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转移;2.扩大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应用面;3.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推进其产业化。
第四个重点任务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这两个重点任务对行业发展同样很重要。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也是能耗、水耗较高,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十一五”期间,我国印染行业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5~2010年,印染布生产新鲜水取水量由4吨/百米下降到2.5吨/百米,下降37.5%;印染布生产水回用率由7%提高到15%,提高8个百分点;印染布生产综合能耗由59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50公斤标煤/百米,下降15%。但随着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废水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在《规划》中要求行业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必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发展,并认真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建立淘汰落后与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优劣互换,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顺利退出市场。
第五个重点任务是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这是行业的重点任务,也是行业的重点难题。
为什么把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放在一起来说?因为如果只注重研发,研发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没有市场;如果只注重销售,忽略了研发,就只能做市场的跟随者,长远来看会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行业的来料加工比重非常高,高达80%左右,这不是说来料加工不能做,来料加工也是很好的发展方式,但是从行业角度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如果全部是来料加工业务,这对行业健康发展不利,而且影响行业的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规划》指出,增加研发投人,提高设计开发能力,拓展市场营销能力,提升赢利能力和水平。建设产业链研发体系,印染对纺织行业上下游依赖性较大,上游纱线、坯布及下游服装直接影响印染产品的创新速度和创新效果,建立涵盖纺纱—织造—印染—成衣设计的产业链研发体系,充分协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研发、设计能力。加强高技能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吸纳国内外技术精英和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技术水平。
逐步加大营销比重,提高盈利水平,加快从加工型向营销型生产模式转变。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