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人物访谈 >> 正文
碳纤维产业的坚守与耕耘——访山东大学教授朱波
2012-11-2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碳纤维 山东大学 朱波

  有人说,20世纪是硅的时代,21世纪是C的时代,C可以指碳,也可以指复合材料。由此可以看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作用无可估量。在我国碳纤维的研发大军中,来自山东大学的朱波教授只是默默耕耘者中的一位,然而他自2000年起,已经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相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863”课题2项;参与“863”、“973”、国际合作、重大军工课题、国家发改委重大自主创新课题6项,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完成河北省碳纤维产业化重大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课题3项;主持完成重大企业合作课题十余项。收获颇丰的他现为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大鲁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碳纤维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究竟处于何种水平?行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如何推进国内碳纤维技术的自主化进程?前进道路的曲折之处又该有怎样的转身?在与本报记者的深入交流中,朱波教授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成果。

  政策扶持与观念转变是行业前行的车轮  

  “国家的扶持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朱波在谈话的开头就强调了这一点。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要依赖资金与政策支撑。更何况高性能碳纤维作为重要的军用物资,近年来受到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和禁运政策。而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往往会出现国家重视、政策鼓励,企业才敢用的现象。“企业的观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才会有所转变。”朱波不无感慨地说。

  他以自己多年向企业推广碳纤维的经验,谈起了过往的艰难。“2000年前,我们做碳纤维研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而2000年之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让很多企业开始尝试着与我们合作,但是观念要转变,实在太难了。”他举例说,一家企业想要和他合作进行一个项目的研发,可是仅仅出资3000元,还附带了苛刻的要求。“他们开始不认可你,想让他们多掏钱根本是不可能的。”朱波对此咬紧牙关,认定要做成这个项目。最后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做出了成绩,对方企业才接受了碳纤维的产品。

  为什么非要如此辛苦地进行碳纤维的推广呢?朱波说,一个产业的发展就是如此,没有人进行前期的尝试,怎么能有大的进步呢?在朱波看来,碳纤维产业的巨大应用领域让他着迷。在访谈中,他也始终对记者描绘着碳纤维的美好前景。“如果国家电网能应用碳纤维,按照一万公里七百吨来计算的话,单单输电导线这一块,对于碳纤维的需求就非常可观。”

  据了解,作为重要的军用物资,在发达国家,碳纤维已经大量应用于火箭、导弹发动机外壳、喷管,坦克、装甲车零部件,穿甲弹弹托,火箭弹尾翼,车辆发动机耐热零部件,型号武器的轻量化部分,卫星壳体等;在民用行业,国外的碳纤维也早就渗透到体育器材、娱乐休闲、旅游设施、汽车构件、建筑、冶金、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反观国内,在军用领域,国内的高性能战斗机上也已经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但是民用领域的开拓却迟迟没有广泛的进展。“都盯着一个钓鱼杆,那能有多大的市场?企业得转变观念,才能使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替代性来。”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Ho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