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2011-7-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聚酰亚胺薄膜 产业化

 
两项关键技术,打破跨国公司垄断
 
    “黄金薄膜”问世之前,美、日企业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技术垄断势必导致价格壁垒,在长达近10年时间内,国际大公司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一直保持在每公斤约1000元的高垄断价位上。
 
    这致使我国许多高新技术厂家对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应用望而却步,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黄金薄膜”的研发成功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
 
    在“黄金薄膜”的研发过程中,中科院化学所和深圳瑞华泰公司攻克的两项关键技术,一项是新型薄膜专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另一项就是连续化双向拉伸工艺的精确控制技术。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属于生产工艺研究。
 
    “运用新型薄膜树脂制成的‘黄金薄膜’,就好像添加了莱卡纤维的高级棉布一样。”汤昌丹形象地比喻说。
 
    而连续双向拉伸工艺,则是通过两个方向的连续拉伸,大大增强了薄膜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如果说普通的塑料薄膜相当于一只塑料袋,那么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无疑就是一只编织袋。”汤昌丹表示。
 
    和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所研制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拉伸强度、伸长率和电气绝缘性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而价格却比国外低得多。
 
    汤昌丹表示,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和本土化的优势,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进入市场后,已经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价格优势。
 
未雨绸缪 站在技术制高点
 
    在中科院化学所与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的通力合作下,该项目完成了一期工程,建成了3条1200毫米幅宽的连续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50吨。
 
    “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计划启动的二期工程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8条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汤昌丹表示,二期工程完成后,薄膜的年生产能力可达1500吨。
 
    与此同时,中科院项目研究组也在进行未雨绸缪的研究布局。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经流行着一段有关“纸手机”的视频。这种新型手机不仅具备普通手机的所有功能,而且像纸一样能弯能折,而制造这种“纸手机”所用到的关键材料就是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升级产物——透明薄膜。不过,这种手机目前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杨士勇透露,未来还将开展“黄金薄膜”的系列化与功能化研究,如透明薄膜、微孔膜等以满足我国未来在柔性平板显示器、汽车大功率燃料电池以及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型高技术产业的需求。
 
    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中科院化学所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完成,不但将使我国成为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成为制造技术的强国,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关键支柱材料的生产基地。”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