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企业动态 >> 正文
哈飞经历艰难谈判 与空客复材达成合作
2011-4-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哈飞 空客复材 合作 谈判

  在西班牙的一次谈判中,当时计划进行4天,可谈到第三天就“搁浅”了。对方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如果我方不同意就“不谈了”。作为主帅他心里清楚,这“不谈”,可能是暂时不谈了,也可能是此项目就不与哈飞合作了。顶着巨大的压力,刘广林果断决定:不谈!回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对方的电话打过来,谈判又奇迹般地复活。奔走于哈尔滨、北京和欧洲三地的艰难博弈又开始了,而且经常是上午开始的谈判要持续进行到半夜或第二天凌晨。团队成员回忆说,整个谈判对人的体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且谈判之余也要思考权衡,吃不好、睡不好,有时真不想再谈了!可刘广林一旦坐到谈判桌上,就又全力以赴,运筹帷幄,有理、有利、有节,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厮杀、博弈。

  2008年英国范堡罗航展,双方签署了在哈尔滨建设哈飞空客复材制造中心的框架合同。航展前,签约的可能性还很渺茫,正是时任公司国际贸易部的夏群林部长和刘广林再次与空客方的唇枪舌战,才扭转了局面。2009年1月,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正式合同,当年年底新厂房钢结构实现“热封闭”。2010年范堡罗航展上,双方再次签订空客A350机腹整流罩工作包。

  高瞻远瞩 完善产业链

  “高度决定视野”,站在更高起点上,刘广林开始审视整个复合材料产业链上的 “链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公司的国际合作和产品的长远布局。他看到了复合材料短舱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机遇,作为主机厂涉足发动机短舱,可谓是一次历史性的开拓。在酝酿短舱项目时,他又将目光投射到用于航空复材零件生产的特殊工装,而实现这两个想法的最佳途径仍是合资合作。

  刘广林带领他的团队走访了多家世界飞机、发动机短舱生产制造方面的一流企业和6家工装夹具生产公司,进行商务访问,以寻找合作的机会。

  2008年11月,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上,终于与英国GKN宇航公司签订了HTF7500发动机短舱转包合同,标志着公司在发动机短舱领域的复合材料制造又迈进了一个新领域,也使更多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短舱部件制造商开始关注哈飞。2010年,在第八届珠海航展上,又与法国赛峰集团旗下埃塞公司签署合同,转包生产埃塞公司公务机短舱风扇罩。

  2010年5月,公司开始与西班牙SMA公司接洽,谈判在哈尔滨成立工装合资公司,设计制造用于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的特殊INVAR工装。谈判之初,对方想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知识产权进行技术投资,已经熟稔掌控外事谈判知识、拥有丰富谈判经验的刘广林,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意味着合资公司刚刚诞生就背上1000万美元的债务。整整两天,谈判桌上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对方同意无偿提供技术,并出资700万美元,持股35%与我方合作。2010年7月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在哈尔滨成立工装合资公司的框架合同正式签署。9月28日,工装合资公司合资合同签约。这个项目是中航工业首家与欧洲著名工装公司成立的工装合资合作项目,填补了国内复合材料专用INVAR工装设计和制造的空白。从预研、可研、立项,到谈判、签约、报批、设立、运营的全过程,刘广林为该项目的成功做出了决定性的突出贡献。

  当一个个酝酿中的项目瓜熟蒂落,刘广林的心又飞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他期望着在哈尔滨引进更多的复合材料生产供应商,完善哈飞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同时,也能为地方招商引资做出贡献。

  刘广林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耕耘和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为进一步加强中航工业哈飞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中航工业哈飞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工艺技术水平搭建了有效平台,也为切实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圈、促进哈尔滨地方经济“调结构、促增长”树立了成功典范。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