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2010-9-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低碳 天然气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西方国家基本已解决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大力提倡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我国目前在节能提效、发展传统能源中相对低碳部分从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因此,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把大力开展节能放在首位,从节能和减排的一致性方面强调低排放发展;其次,把大力开发传统能源中相对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等作为近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排放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企业,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节能提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
    在存在很多浪费性需求的条件下搞低碳经济是不可能的,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措施是节能,要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8月29日,在“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低碳时代的传统能源”主题沙龙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从全世界的情况分析,节能在今后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总的贡献率将达到60%-70%。然后才是依靠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到没有其它办法的时候采用造价昂贵的碳封存技术。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抓节能,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继续实施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强制性控制指标。
    据了解“低碳时代的传统能源”主题沙龙是“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的系列活动将以9月17日在京召开的论坛为核心,围绕论坛进行高端访谈、主题沙龙、网络对话等一系列活动,并联合特邀媒体共同进行“低碳榜样”评选活动。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学组秘书长崔大鹏也表示,我国走低碳发展道路的突破口或在于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低碳的智能化城市,把以往过于粗放化管理的建筑、电器等都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
    节能领域资深专家王树茂此前告诉我们,大量的项目数据分析表明,通过提高能效项目减排,每减排1吨二氧化碳可获得净经济效益约430元;而通过风电减排,每减排1吨二氧化碳需要支出240元的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能效项目万元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为5吨标准煤/年左右,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不足1吨标准煤/年。从节能减排的投资效果看,能效项目投资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根据我国的国情,当前我国的减排战略应是提高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并举,近期以提高能效优先。
    多元化开发相对低碳的传统能源应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传统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煤炭,因此,除了大力发展节能,以节能促进减排外,能源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化也是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供应和消费在能源供求总量中的占比达到70%左右,且每年还在递增。周大地认为,降低煤炭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减少煤炭消耗,目前我国亟待大力发展相对低碳的传统能源,如天然气、核电、水电,既是传统能源又是低碳能源且能够大量供给,要搞好搞快。而对于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成本比较高且大规模提供能源还比较困难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要做好科研工作和产业化前期工作,为其今后能够大规模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周大地表示,想完全用太阳能、风能来弥补因减少煤炭使用而产生的能源供应缺口,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比较困难。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很难找到单一替代煤炭的能源品种,必须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周大地说,首先要高速发展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等相对低碳的能源;其次是增加石油供应,使其供应增速高于煤炭;第三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要克服技术性问题,从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推动其发展。只有在几种低碳能源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能源结构才可能调整为煤炭占30%、其它占70%的相对合理状态。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