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碳纤维在中国:持续增长 备受瞩目
2010-6-13 来源:复材在线
关键词:碳纤维 织造 预成型 复合材料 研讨会

    由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主办的首届“碳纤维织造预成型复合材料研讨会”于2010年6月1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碳纤维预成型骨架材料的制造装备及应用介绍;(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各应用领域的需求与展望,目的是通过倡导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的研发大幅提高碳纤维织物的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会议吸引了相关科研院所(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产业联盟(中国汽车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等)以及企业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常州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的积极参与,与会代表结合了碳纤维产业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和自身发展途中遇到的问题,纷纷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设备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和要求。
 
制备技术 & 规模效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瓶颈”

    据最新海关数据统计,2009年中国的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200吨,但国内碳纤维的年消耗量却达到10,000吨左右,其中8,240吨依靠进口。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碳纤维研究和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渡,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碳纤维生产基础,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碳纤维生产水平还较低,发展速度缓慢。尽管如此,中国的市场需求在近年来却持续旺盛,消费量与日俱增,特别是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体育用品方面的需求增长较快,但其碳纤维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碳纤维。
 
    制约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两个瓶颈,一是碳纤维制备技术难度,二是由此带来的成本控制,也就是产业规模问题。

    首先,在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尽管我国已经发展了近四十年,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还只能小规模生产T300级碳纤维,年产量大约在200吨左右。而对于高强级别,如T700,T800我国尚无生产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欠缺先进的原丝生产技术,还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大部分国产碳原丝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杂质含量较高的腈纶原液,造成碳纤维离散系数较大,性能不稳定。
   
    正如参会企业代表丁勇先生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讲到:“碳纤维生产80%的技术含量在原丝技术,虽然国内一些企业能制造出(或接近)T300级的碳纤维产品,但是质量并不稳定,这说明原丝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比如生产现在较普遍使用的聚丙烯晴基(PAN)原丝生产工业级碳纤维,并不是简单地将温度烧高,就能做出质量稳定的碳纤维,而需要制造商对分子结构十分了解,比如聚丙烯晴基(PAN)做出的腈纶结构是不定性的,方向很乱,这是碳纤维行业最忌讳的。制造人员需要在适当的温度,给予纤维恰当的力学处理。因为所有投资碳纤维生产的企业的重头戏都在原丝技术上,但是目前国内行业在该技术的储备和应用能力上是极其欠缺的。因此,只有大型化纤企业的介入,才能将碳纤维技术的成本降下来。我呼吁大家抛弃偏见,互相协作,各自发挥所长。”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