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市场行情 >> 正文
干旱与资金博弈 橡胶呈宽幅振荡
2010-3-31 来源:海通期货
关键词:橡胶 通货膨胀

  【下周关注】

  技术性通货紧缩
  请注意两件事情:第一,全球开始陆续退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美元已经进入升值通道。这两件事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非比寻常:第一,中国的货币投放量减少。第二,中国的资金成本上升。第三,中国将开始资本净流出。第四,人民币将随美元升值。第五,国际商品市场需求萎缩。美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威胁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可能导致全球出现技术性通货紧缩。
  点评:为什么说是技术性通货紧缩呢?因为,就货币总量而言,各国货币投放量已经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货币乘数效应开始递减),理论上似乎并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决定通货膨胀的不仅仅是货币存量,还有货币的运转效率。公式:MV=PQ。M是货币,V是速度,P是价格,Q是商品。其中,MV才是通货。通货者,流通中的货币也。已经沉淀的货币不属于通货。美国人用虚拟资产冻结超发行货币;中国人用不动产冻结超发行货币。虚拟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不动产基本不具备流动性。美国有一群精通流动性的高手,他们处于经济决策核心,他们巧妙地利用全球流动性的变化,赢得美国利益最大化。而中国呢?看看吧。我们在疯狂地印刷人民币(M);同时,我们又用天量的不动产迟滞货币的运转效率(V)。当M远远超越实体经济需求时,我们被迫用不动产去冻结M,这样就使得V不断减速并趋近于零。
  宽松货币政策未必引致通胀
  当前全球经济体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市场对通胀可能卷土重来的担心。不过,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指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必会令致消费物价上涨,但却可能会造成资产价格上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陈德霖在文章中说,从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即使在金融体系严重失衡逐渐形成的同时,消费物价仍可大致保持稳定。因为经过二、三十年来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劳动力供应已出现结构性的变化。中国、印度和东欧等国家逐步与国际市场融合,令致全球的劳动力供应增加了一倍,这使得中央银行即使在国内供求因素失衡的情况下,仍可把消费物价通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点评:陈德霖就此总结道,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必会令致消费物价上涨,但却可能会造成资产价格上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作为在本次金融海啸中最先复苏的国家,推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中国2月CPI同比上涨2.7%,物价呈温和上涨之势。香港2月CPI升2.8%,也属温和。美国2月份CPI指数环比持平,同比增2.1%,也符合预期。警惕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是当下不少经济体所面临的课题。对于中国内地和香港而言,当前通胀均属温和,但楼价高涨等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却值得多加留意。陈德霖希望能透过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清楚明白到丧失金融稳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代价,而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也并不再局限于新兴市场的经济体系。各经济体应尽全力巩固金融体系,加强国际合作,防范系统性危机再次爆发,同时作好准备,一旦危机出现时,能够把破坏和伤害尽量减低。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