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医用纺织品产业需克服技术与质量难关
2010-11-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医用纺织品 技术 质量

  第三是推广应用的问题。医用纺织品是一个下游推动型的产业,因此,推广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医用纺织品的推广应用面临很大困难,大多数医院都倾向使用国外产品,认为国内产品质量不如国外产品。"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工作做得不到位,产业内相关各方,例如政府、企业、协会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都不够。"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说。据悉,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防护类产品90%以上靠进口,但同时我国生产的防护类产品又大量出口,如手术洞巾。"事实上,国内一些基本医用纺织品已经达到国际使用标准,这里面还涉及到医疗采购制度,这是利益的问题,医院使用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个人,所获得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这一现实情况我们不能否认。"李燕立一针见血地指出。 面对广阔前景需理清发展思路,医疗卫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及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高需求,都将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自然,也将推动医用纺织品的发展。然而,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产业需要走的道路却是任重道远。因此,理清发展思路非常重要。

  "如果要分一个轻重缓急,该产业首先要解决的应是质量和技术问题。"华用士的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企业的支持。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咏梅认为,医用纺织品因其特殊使用性,质量尤其重要。以医用纱布为例,如果光靠水刺技术是达不到国际水平的,还需要与木浆复合等后整理工艺相结合,使其具有更高的性能,更舒适、更安全。江阴金凤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政刚也指出,后整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产品最终性能是由加工过程逐渐赋予的,这个过程就是产品技术含量增加的过程。

  "医用纺织品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附加值将越来越大,而这将由技术来实现。作为医用纺织品的一大组成,生物医用纺织品将会越来越有市场。"李陵申指出,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发展关键是技术发展,国内生物医用纺织品急需从研发环节向产业化环节推进。而在技术创新中,以下游用户为导向的创新尤为重要。这一方面,山东华兴海慈新材料有限公司可称为楷模。他们针对市场对抗菌材料的急需,将眼光瞄向了海洋领域,用3年时间,斥资1亿元人民币,自主研发成功海斯摩尔(纯壳聚糖)高科技健康抑菌功能性纤维,填补了国际抗菌织物应用材料的空白。该公司总经理徐爱清告诉记者,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且无抗原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广谱抗菌性、防腐性、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殊功能,因而利用壳聚糖生产的壳聚糖纤维可在吸收外科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止血材料、抗菌织物、离子交换纤维、辐射能防御布等方面广泛应用。而这一创新在本次展会上成为一大亮点,受到众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目前,"立足技术进步,打造产品品质"的理念已经深入众多企业管理体系中。河南飘安集团在2004年与东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出了E·P-A纯棉水刺无纺布,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公司投资近3亿元引进瑞士的先进技术,生产了PLA聚乳酸,2007年该项目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科学进步二等奖",公司已开发出的新产品如可降解植入性人造骨钉、骨板等,为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向高科技领域发展首开先河;佛山市南海稳德福无纺布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一条美国制造的SMMMS无纺布生产线,该生产线曾以其突出的技术指标和优异的质量享誉世界医疗卫生用品等行业,年产高档医用无纺布可达15000吨。

  其次是推广应用问题,产品最终是要用到使用环节,如果推广力度和深度不够,势必影响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李陵申表示,目前医用纺织品领域,国产的占有率仅为10%~20%,希望通过产业化推广,引导上游与下游、需求与生产间的有效连接,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至于应用难题的解决,不仅要加强企业与医院之间的沟通,推进企业规模化发展也很重要。"朱民儒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生产医用纺织品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医院与企业缺少沟通,相关部门这方面工作开展得也不到位,加之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综合成本较高,都使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速度很慢。为此,相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部分责任,"要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工作,加大行业内相关环节、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和机制,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加快产业平台的搭建,进而推动工程化应用,加大产业化推广力度。"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