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化纤产业:从交锋到合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09-7-16 来源:中国纺织网
关键词:化纤 金融危机 论坛 转型 振兴规划 锦纶 纺织工业 形势分析

    除了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恒逸对国家鼓励的“走出去”策略,对高性能纤维产业化的过程同样感兴趣。只是,恒逸比很多企业更加谨慎。“这是一项繁杂的工程。‘走出去’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投资高性能纤维历来都是‘风险在前,效益在后’,我们一定要看准时间,看准方向,切忌盲目投资。”邱建林若有所思地说道。

  而浙江华亚化纤年产30万吨直纺POY差别化纤维项目,平煤神马集团的20万吨尼龙66盐项目,桐昆集团的年产40万吨连续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项目等,或者正奠基建设,或者刚刚投产。可以说,金融危机蕴含的机遇,总是会被一些效益好、胆子大、眼光远的企业抓住。

  相比这些企业的声势浩大,另一些企业则显得沉寂了许多。作为国内锦纶行业的佼佼者,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2008年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虽然目前企业恢复了一些元气,但年内不会再做投资打算。

  这位负责人分析认为,虽然中国锦纶的需求增长空间还比较大,但国内产能的快速增长和国外产能向中国高度集中的状况,会大大缩短产能达到饱和的时间。现在,国内锦纶行业受到几个重要因素的制约。一是虽然己内酰胺进口关税从9%下调到了5%,但与国际1%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二是企业各种负担太重,利润太少;三是我国台湾近几年锦纶聚合能力的快速发展和对大陆的大量产品出口,使大陆聚合产业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造成了影响。他希望国家能够适当放开关税,与国际接轨,使行业真正实行自由竞争。

  山西锦纶集团的命运似乎更令人惋惜。作为国家第一批建设的锦纶生产企业,山西锦纶拥有近40年的历史,其中不乏辉煌的岁月。但是,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体制,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在体制转型成效甚微的情况下,山西锦纶最终走到了破产边缘。会上,记者遇见了正在为企业寻找合适接任项目的山西锦纶集团董事长郭福海。“我们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他自我安慰似的说。他现在只希望为3000多工人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

  环保VS污染

  关于粘胶纤维行业的环保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两高一资”的帽子被扣上容易,拿下来的过程却十分艰难。去年出口退税的几次波折让粘胶纤维行业吃尽了苦头。

  即使在本次会议上,人们对粘胶纤维行业的态度仍然褒贬不一。以至于赛得利国际集团的有关人士在会上向记者抱怨:“真不应该起名叫粘胶纤维。很多外国人一听,以为是胶粘剂的一种,立刻就有不环保的印象了。就叫纤维素纤维多好。”一句调侃的话,说出了粘胶纤维企业最头疼的问题。而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逄奉建对粘胶纤维行业的综合分析,则让人能够更为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纺织单个企业并非都是耗能、排污大户,但由于行业总量较大,耗能和排污的总量也较大。目前,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和废水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4%、8.5%和10%。而印染和化纤行业作为纺织行业中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仅每年的废水排放量就达26亿多吨。节能减排将是行业长期而重要的一项工作。

  要实现环保目标,必然会涉及到落后产能的淘汰问题。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叶永茂认为,纺织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化纤行业230万吨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既需要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的保障,也需要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但更重要的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来实现。

  直到现在,行业内的各种观点还在交锋,各方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各持己见的多方,或许最终能够在特定时期统一认识,达成一致,合力促成行业的持续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雯雯)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