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外销市场转战内销市场 萧山化纤巨头抱团破冰
2009-6-22 来源:杭州网
关键词:萧山化纤

 

    6月11日上午,何苏卫匆匆地从外地赶回萧山,这一天,萧山正在举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有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化纤行业专家聚集在此,就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对化纤行业的影响、化纤行业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等进行探讨。

    何苏卫不想错过这次会议,他希望从众多同行、专家的交流中能得到一些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信息。或许,更多的是想从中找到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纺织行业形势依然严峻

    何苏卫是杭州卫邦气流纺纱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萧山这个纺织企业遍地开花、行业巨头云集的地方,他的这家“卫邦”只能算典型的中小企业。化纤会议的前一天,他正在广东对自己所从事的气流纺纱行业进行调研,带回来的情况并不乐观:广东气流纺纱行业今年的开机率仅为一半;在这之前,他听说新疆一家气流纺纱业巨头53台生产线只开了3台。

    与何苏卫一起出席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本土企业有三四十家,去年下半年至今的金融危机让他们对纺织行业“寒冬”的感触颇深。

    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上涨,外贸出口萎缩,纺织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即使是作为行业巨头的浙江恒逸集团,同样因为巴西的许可证出口制度,土耳其的反倾销调查等国家的贸易壁垒而出口萎缩;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企业库存的产品价格在几个月中缩水一半,损失不小。

    今年年初以来,纺织行业虽有探底回升的迹象,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原料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出口受阻,企业开工不足加上纺织品价格下滑,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一部分困难企业倒闭、停产或部分停产;今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用工减少了近50万人。目前,中国纺织生产主要靠内销市场拉动,内销产值比重由前两年的76%提高到今年的80%,使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商榷破局之策成为了企业家口中最常听到的词。

    从外销市场转战内销市场

    金融危机爆发前,何苏卫的产品大多通过外贸公司销往国外,订单生产让他们日子过得很惬意。然而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发现订单越来越少,周边一些中小企业都遇到了“吃不饱”的困难,产能明显过剩。不仅仅如此,原材料涤纶短纤维从去年上半年的最高12000元/吨下跌到去年10月的7200元/吨,产成品价格也随之下跌4000元左右/吨,在价格高位时生产的库存产品随之缩水近三分之一,企业损失不小。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习习)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