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高校专业设置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012-12-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专业设置背后有利益驱动
 
    某著名高校一位信息专业的教授说得很直白:“专业设置意味着生源,有生源就会有课程,有课程就会有培养经费和人事编制,更不要说博士点和硕士点了。至于成立学院,则可以在争取这些资源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这位教授称,虽然他的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物联网研究的,但是因为所在学院没有设物联网专业,因此不久前在争取课题时,就败给了国内某高校的物联网学院。
 
    而配套投入和资金分配等其他导向性政策,也往往成为影响学校的重要因素。“新专业层出不穷不仅是高校的责任,很多时候,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是在被裹挟着迎合市场。”某高校的相关负责人曾参加过一个关于在高校新增某类专业的协调会,“只是因为某一行业的专门人才缺乏综合素质,就要求在综合性大学里开设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一位教授举例补充:因为创意人才缺乏,学校原本归入工学类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被调整成了艺术学类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也得从工科转为艺术类,“招生对象猛然间大变身,学校十分头疼”。
 
    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为1850个。相比于旺盛的增设专业需求,同年全国范围内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仅为32个。此前,每年高校撤销的专业数量也都在这个数字之下。传统审批制未能把控住专业规模盲目扩张,这就是因为专业设置背后,隐含着资金分配等配套政策,导致高校总是多做加法,很少做减法。
 
    高校应该和市场保持适当距离
 
    2011年末,教育部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的一纸文件,曾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大学指责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指标“唯就业论”,认为这是“高校教学的功利倾向与学科调整的实用主义”。有趣的是,每当出现一个新兴产业,或者国家提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又都会有一批高校“应声”立刻开出新专业——市场热什么,高校就乐此不疲地设什么专业。那些学校的理由是:“如果我们不开设热门专业,不把专业和热门岗位对接起来,怎么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生源?跟着市场走不仅是大学的需求,还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反观海外高校,一所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多年间,大多数海外高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太大改变。即便有,也是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上进行调整。至于那些名牌大学,专业设置更是遵循学校自己的学术生态和发展规律。普林斯顿大学至今没有法学和商科类专业,就是因为学校的学术机构反对开设这类热门专业,理由是与学校的发展没有关系。斯坦福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是4个,专业设置并没有随着市场的热潮而在短期内增加,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些学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不久前,国内高校要求了10多年的专业设置自主权终于下放到学校,440多个专业目录上的专业可由学校自主设置。不少学者建议,专业设置权下放,更应该促使高校保持与市场的距离,慎重开设新的专业。一位学者称,对于大学来说,需要的是对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及时更新,而不是对专业名称的更新甚至“追风”,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某985大学的校长就认为:“研究型大学是要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以及兴趣认知,而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谋生的手段。如果市场热什么就开设什么专业,短期之内也许不会犯错误,但是长此以往,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尤其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应该引领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而不应该成为一家职业培训所。”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Ho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