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大学:“代表作”制度挑战学术评价市场逻辑
2012-04-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们是学术共同体,心中有一杆秤”
 
民国时期,在梁启超的力荐下(一说吴宓),陈寅恪以“三无”(无名望、无大部头著作、无博士学位)的身份,被破格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而如今,鲜有因学术顶尖人物推荐,或在重大学术会议上发表精辟见解而被破格提拔为教授的情况。
 
中国学术界缺乏的正是由学者信誉认可带来的晋升可能。这也是复旦大学把人事学术晋升权力由学校下放到学科,以求减少行政干扰、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的初衷。
 
“我们是学术共同体,心中有一杆秤。”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候选人送出外审作品,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通过,这是一个很好的声音,需要传达出去。
 
“代表作制度产生的最大效应是对学者的评价由外在进入内在。”孙向晨表示,如果只是靠比较几本书、几篇刊物文章,中国的学术将很容易陷入唯利、唯名的怪圈,因为一些外在的、形式化的指标,完全可能出现事实上没有达到教授的标准,但外在条件却远远达标的人。“要打破怪圈必须重视学术同行的评价,逐渐形成高端学术的口碑,更重要的是要带动学术圈的良性循环。”
 
在他看来,代表作制度能够成功的一个前提保障是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自律。学术共同体首先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其次要有很强的荣誉感,珍惜学术共同体共同的学术财富。此外,学术共同体对于同行的评价是一种恪尽义务的表现。
 
作为一些国际杂志社、境外大学的外审人,许多情况下孙向晨纯粹是尽审稿义务,不收或仅收较少报酬,并要客观地给出评价。“事实上,能尽审稿义务,学者应该视作一种荣誉。某某刊物、大学的审稿人也是学者学术地位的一种象征。”
 
然而,即便外审专家用心审稿、评价,也难免存在不敢轻易说低他人论文的人情审稿现象。“为了减少外审中人情干扰,人事部门作为第三方力量,可以在确保公平性问题上发挥作用。” 孙向晨说。
 
复旦采取的做法是外审人与候选人实行“双向回避”,先由候选人提出3个应回避的审稿人,人事部门在避免学术近亲的基础上,随机选择5位本学科高水平的校外专家。在审查过程中,外审专家遇见与之学术观点有争论的文章,还可以主动回避。
 
下一步,注重评审中的精确性
 
一位专家从事外国哲学方面的研究,他最擅长的是古希腊哲学,假如把德国古典哲学方面的材料让他审,也算专业对口,但其评审可能不如专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专家那么深入。俞吾金的担忧,也是复旦挑选外审专家遇见的棘手问题。
 
在孙向晨看来,建立专家库不能单纯地参考国家现有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应该尽量有较准确学科定位,另外文科专家库的挑选应该放眼整个汉语世界,尽可能将港澳台专家、国外的华裔专家、汉学家收录进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