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访许智宏院士:转型期如何重塑大学精神
2011-03-10  来源:科学时报
关键词:大学精神 许智宏
 
记者:近几年,学术不端行为非常普遍,比如有的学者伪造数据、涉嫌抄袭,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许智宏:现在学术界显得很功利,加上激烈的竞争,不少研究人员整天疲于奔命,申请经费,争取课题,写汇报,不少教授既当导师又当秘书,研究力量缺少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研究工作成了生产论文的机器,也使学术研究的崇高目标偏离。有的校长嬉称,SCI论文变成大学的GDP了。对人的评价,对论文的奖励,层出不穷的种种评估,则对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上我们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设计,一些单位未能及时处理此类事件,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这些年西方国家的一些名校也曝出诸如弄虚作假一类的事件,但问题出来以后,一般都立即启动调查,及时进行分析处理,杀一儆百。由于学术问题的复杂性,有的案例也有耗时几年的。
 
过去我们的大学缺少这种制度性的保障,现在大学都有这种制度了,关键是要严格执行,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记者:你觉得这几年大学的校园文化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冲击?
 
许智宏:这是一个现实,目前的社会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两极分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就我观察,北大不少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的劲头不比我们当学生时差。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少学生缺乏理想,或者太功利,或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这其实也是一种对现实责任的逃避。
 
我对同学们说过,你们没时间看书、锻炼,但你们有时间半夜里起来“偷菜”、“种地”,希望大家在享受虚拟世界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世界更精彩。
 
人才培养需要沃土
 
记者:每年10月初是诺贝尔奖诞生的日子,那个时候不少媒体会质疑:诺贝尔奖获得者何时能在中国出现?记得在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前后,“钱学森之问”再度引起人们热议,对于这些问题你如何看?
 
许智宏:大家都在讨论“钱学森之问”,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媒体会有不少文章讨论中国何时能在本土产生诺贝尔奖得主,这种心情都可以理解。但要知道,诺贝尔奖不是钱堆出来的,正像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科研院所不是钱堆出来的一样——前一时期也有媒体称我说一流大学是钱堆出来的,一字之差,真是冤枉——它需要的学术环境恰恰为不少大学和科研院所忽视或重视不足。
 
我多次说过,我们现在大学的土壤不够肥沃,施用了太多的“化肥”和“农药”。教育者或领导的责任就在于要好好改良土壤,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使老师能安心教学和从事研究,学生能刻苦学习,培养才能。
 
也就是说,学术界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注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很难预测第一个诺贝尔奖会在哪所大学或哪个研究所出现,但如果学术界不再如此追求短期的目标和成果,不再满足于出几篇SCI论文,真正能静下心来探求科学之时,诺贝尔奖在中国出现只是迟早的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