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2-06-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方面,但在不少媒体和会议上也都在讨论反思全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怎样,应该讲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至少使我们认识到,今天一个国家已不可能孤立地生存,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相互依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确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不断加剧。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的贫富差距也拉得更大了,同时出现了功利主义、职业道德淡薄等不良社会风气。随着全球化,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时常发生。全球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如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食品安全、医疗卫生、能源、环境,给高等教育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学教授、科学家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和技术,也要培养年轻人走向社会后能够积极应对人类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对科技应用的反思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更是高度重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的进步无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当我们开展一个新兴领域研究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它对我们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近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开始反思在各个领域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这也是科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的体现。比如:克隆技术使克隆人从技术层面上讲可能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这么做就触及人类的伦理底线了。所以,今天学术界面临的不仅是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还面临着不少科学伦理问题,这需要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现在我们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到教育方面,老师讲课用PPT、远程教育,网络十分方便,同学们也习惯在网上学习、沟通和交流了。但是也应该看到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一方面可以改进我们的教育形式,但是做得不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有的教授PPT准备得很好,可是上课时翻得特别快,同学们都跟不上,没来得及消化,就“放映”结束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本来教学过程应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有人讲未来的教育是网络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将取代现在的课堂教育模式,我不十分同意。现代技术手段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有益补充,甚至对教学组织模式产生重大的变革,但不会代替课堂教育。实际上,教育要求师生有互动,特别是很多研究班、小班的教育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有更多接触,经常性的讨论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改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