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凭借其卓越的耐热性、耐溶剂性、耐湿性、耐化学腐蚀性、机械性能和广泛的基材附着能力,在现代聚合物工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超过90%的环氧树脂是通过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催化下反应合成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酯醚(DGEBA)。这一合成路径高度依赖于石油化工资源,鉴于全球石油储量的不断缩减,探索利用可再生资源来制备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焦点。
环氧树脂本身具有较高的可燃性,其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3%。在燃烧时,它还伴随着熔滴现象,释放大量有毒烟雾,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物理共混作为一种简便、高效且经济的手段,常被用于提升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然而,由于化学结构上的差异,阻燃剂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始终难以攻克。此外,阻燃剂在基体中存在迁移或浸出倾向,还会对材料交联密度的潜在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受损。另外,传统环氧树脂的可再加工性能欠佳,一旦材料受损便无法修复,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鉴于此,开发兼具自修复能力和可再加工性能的生物质基本征阻燃环氧树脂,无疑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门方向。
图1. L-Trp@PA/TPEP的合成路线。
图2. TPEP和L-Trp@PA/TPEP的MCC曲线(a)、PHRR (b)、THR & HRC (c)和LOI值(d);L-Trp@PA/TPEP的垂直燃烧测试图 (e)。
图3. TPEP (a)和L-Trp@PA/TPEP (b)的自愈合过程;L-Trp@PA/TPEP的可再加工性能(c);不同再加工次数后L-Trp@PA/TPEP的应力-应变曲线(d)及对应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e)。
图4. Lyocell (a)、L-Trp@PA/TPEP/Lyocell (b)和L-Trp@PA/TPEP/Lyocell-30 (c)的垂直燃烧测试;不同织物的HRR (d)、THR (e)、LOI (f)、UPF (g)、紫外线透过率(h)和力学强度(i)。
图5. Lyocell和L-Trp@PA/TPEP/Lyocell的耐化学(a-c)、抗污(d-f)和自清洁测试(g, h)。
由于环氧树脂本身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再加上涂层的疏水作用,改性织物的力学性能在pH=1~13范围内均没有恶化,呈现出良好的耐酸碱性。以刚果红染料为污染源模拟,L-Trp@PA/TPEP/Lyocell难以被浸湿,经过简单的擦拭或冲洗就可实现完全清洁,表现出优异的抗污与自清洁能力。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5010010?via%3Dihub
- 林化所张猛研究员/南昆大宋平安教授《Nano Res.》:通过氢键缔和纳米纤维素制备阻燃、抗熔滴和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基聚氨酯弹性体 2024-01-04
- 天工大任元林教授团队《Compos. Part B-Eng.》:兼具染色、阻燃、抗熔滴一体化的多功能涤纶纤维 2022-08-26
- 四川大学刘鹏举研究小组CEJ:以MXene作为界面焊接剂的微波构建隔离结构复合材料--用于高效电磁屏蔽和抗熔滴 2021-08-12
- 川师大赵丽娟教授、王义副教授 Mater. Horiz.:通过协同氢键和偶极-偶极交联构建超高拉伸、自恢复、自愈合且粘附性水凝胶 2025-01-10
- 东华大学熊佳庆/周欣然 Nano Energy:双模传感自愈合光电子皮肤 2024-12-30
- 陕科大白阳/黄文欢 Small:可拉伸/自愈合/免粘接的电磁屏蔽/红外隐身复合膜 2024-12-19
- 中科大吴思教授团队《Nat. Commun.》:正交磁/光响应的有机/无机半互穿网络构建的智能光子凝胶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