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大刘春太/王震团队 Macromolecules:热诱导取向态PA11结构演变- Brill转变温度以上氢键层保留的直接证据
2025-01-05  来源:高分子科技

  尼龙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常发生从三斜/单斜相到伪六方相的结构转变,称为Brill转变,该现象最早发现于1946年。Brill转变随温度变化是可逆的,其发生伴随着材料性能的显著改变,因此在尼龙的实际工业加工中具有重要影响,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Brill转变的微观物理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Brill转变温度之上氢键层是否保留的问题上,特别是核磁共振谱、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均支持氢键层的保留,但这始终缺乏X射线衍射等直接的实验证据。此外,现有关于尼龙热诱导结构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非取向样品,而工业加工过程中分子链常处于一定的取向状态。因此,进一步探究链伸展状态下热诱导的尼龙结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郑州大学刘春太教授和王震副教授团队基于PA11扭曲片晶形态对流场敏感的特性,采用熔体拉伸制备了具有不同链取向状态的样品,结合原位同步辐射WAX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系统研究了加热/冷却过程中晶相转变和分子链构象变化,获得了Brill转变温度以上PA11体系中氢键层保留的直接实验证据,由此进一步探讨了Brill转变的分子机制,这为理解尼龙材料在加工外场下的结构和性能演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1月2日,研究成果以题为“Thermal-Induce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elt-Stretched PA11: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ydrogen-Bonded Sheets Above the Brill Transition Temperature”发表于国际期刊《Macromolecules》上。文章第一作者为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马瑞雪博士,通讯作者为刘艳萍副教授和王震副教授。


  研究团队发现静态PA11熔体固化时,会形成明显的扭曲片晶形态(图1),而对其施加熔体拉伸外场(180℃)时,改变拉伸比可以有效调控片晶的扭曲程度。WAXD测试显示,在分子链弱取向状态下获得的扭曲片晶中,氢键层(200)和非氢键层(010)衍射信号会出现在不同的方位角位置,这为单独跟踪整个升/降温过程中氢键层演化创造了条件,而静态和强取向样品中,二者在高温时难以有效区分。


图1 流场对PA11扭曲片晶形态的调控作用


  通过原位跟踪样品升/降温过程中结构演化,首次观察到了(200)和(210/010)晶面衍射发生位置交叉的现象(图2),而非传统认为的高温下二者位置重合。采用精细的晶面积分和分峰处理,计算了晶面间距d200和d210/010的变化。以升温过程为例,发现在低温区,d200减小,d210/010增加,而进入高温区后,d200和d210/010同时增加,但斜率不同。由此,定义了高、低温区的临界温度为TB,而d200和d210/010交叉点温度为TC,TC高于TB


图2 随温度变化的晶面衍射和晶面间距(以升温过程为例)


  进一步比较升温和降温结果(图3),发现TB具有明显的升温滞后性,而TC则没有,尽管它们均随拉伸比增加而增加(源于片晶增厚)。这一结果支持了TB作为Brill相转变(α''→δ)温度的合理性,而TC则是热膨胀所引起。通过计算热膨胀系数,发现TB以上,(210/010)面的热膨胀系数是(200)面的约三倍,从而支持了氢键主要分布于(010)面内,导致其面间相互作用以范德华力为主,而(200)面则通过氢键互连,相互作用更强。由此,证实了Brill转变温度以上氢键分布的各向异性。


图3 结构转变的升降温过程依赖性、线性热膨胀系数及α''相-三斜晶胞示意图


  此外,原位FTIR数据表明(图4),TB以下会发生明显的分子链构象无序(升温)或有序(降温),而TC附近无明显构象转变。进一步支持了,尽管在TC附近PA11形成了完美的伪六方相,即d200与d210/010相等,但该温度不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Brill转变温度,而Brill转变温度由晶面间距的变化趋势来定义更为合理。


图4 升温过程中原位FTIR实验谱图和对应的普带强度变化


  最后,作者构建了热诱导PA11结构转变的分子示意图(图5):随着温度升高,晶体内部烷烃链段先发生分子链构象无序,原子位置的调整会改变链段的"范德华半径",从而减小链间相互作用力的各项异性,引起氢键层和非氢键层的面间距互相靠近;达到Brill转变温度时,链构象高度无序,此时进入伪六方相(按传统定义)状态,Brill转变完成;在高于Brill转变温度时,热膨胀开始主导,进一步的构象无序较弱,此时氢键层的存在导致不同晶面方向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晶面间距在高温时发生翻转,直至样品熔融。


图5 热诱导PA11结构转变的分子示意图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2485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