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仍然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早期精准诊断对于癌症治疗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胰腺癌, 一种高度恶性,发展迅速,难以早期诊断的肿瘤,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准确的发现早期微小病灶,尽早干预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非侵入性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是检测、定位和监测肿瘤的重要工具。然而,生物影像学在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成像探针对人体的安全性方面仍面临挑战。基于纳米技术的影像探针有望能克服这些挑战, 因为纳米探针能够携带大量的成像单元并且同时容纳不同的成像模式以用于多模态成像,服务于早期精准的癌症诊断。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彭玲教授在两亲性树状分子自组装纳米递送材料深耕多年,在过往工作的基础上(PNAS 2018, 115, 11454-11459; Chem. Comm. 2020, 56, 301-304; Small 2020, 16, 2003290; Acc. Chem. Res. 2020,53, 12, 2936; PNAS 2023, 120, e2220787120; PNAS 2023, 120, e2215308120),提出了一种利用两亲性树枝状分子的纳米探针增敏核磁共振成像(MRI)或核磁共振/近红外荧光(NIRF)多模态成像用于胰腺癌诊断。该研究成果以“Modular self-assembling dendrimer nanosystem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ultimodality imaging of tumors”为题发表于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图1 两亲性树枝状分子Gd-1(A)构建自组装树枝状分子纳米系统Gd-1@和DiR/Gd-1@(B)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或核磁共振/近红外荧光(NIRF)双模态成像用于胰腺癌诊断。
总之,这项研究证明了自组装树枝分子纳米系统在构建模块化和多模态成像造影剂方面的潜力,不仅适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避免使用高剂量的商业钆基造影剂带来潜在副作用的风险,也适用于核磁共振/近红外荧光(NIRF)双模态成像,结合二者成像系统优势,弥补单一成像的不足,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更完整的成像数据。该研究为创建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多模态显像剂,提供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和自组装树形分子材料的重要且有潜力的纳米技术平台。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8262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组装”技术打造智能响应纤维素光子细丝 2025-02-14
- 浙大毛峥伟/丁元/王伟林团队 Nat. Commun. : 新型自组装蛋白质凝胶贴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北京大学宛新华/张洁团队 Macromolecules:聚合后反应诱导自组装构筑聚苯乙炔手性材料 2025-01-24
-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彭玲团队和合作者 Sci. Adv.:抗击超级细菌的新武器 - 两亲性树枝状分子作为有前景的抗菌候选物 2024-09-30
- 吉林大学张文科教授团队 ACS Macro Lett.:“人多力量大” – 并联共价键策略显著提升聚合物-金界面连接强度 2023-03-21
- 中山大学张黎明教授课题组在梳形聚合物作为基因和药物共传递载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1-02-01
- 哈佛医学院Y. Shrike Zhang教授团队 PNAS:闭环模块化精确控氧多器官芯片系统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