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介质具有质量轻、介电损耗低、击穿强度高和柔韧性优异等特点。然而,目前大多数商用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受其较低的能量密度或者较低的工作温度限制,无法满足现代电子器件的微小型化和轻量化要求。通常,人们设计的耐高温聚合物的主链都由大量的芳香族结构构成,因为芳香骨架可以承受较高温度。但主链上的大量苯环形成π-π共轭,减少了带隙,导致聚合物在高温高场下具有较大的漏电流,从而降低了它们的储能性能。
图1:(a)单体和(b)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2:室温下聚合物(a)介电常数和(b)介电损耗的频率依赖性。不同频率下聚合物(c) PCPMT和(d) PCEMT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温度依赖性。

图4:PCPMT、BOPP和PI在室温(a)和100 ℃ (b)下的放电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c)在100 ℃时,PCPMT与其他介电薄膜的储能性能对比图。(d) PCPMT的Ud和η值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该研究相关成果最近以“Constructing Novel High-Performance Dipolar Glass Polymer Dielectrics by Polar Rigid/Flexible Side Chains”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罗黄,湘潭大学陈盛副教授和中南大学罗行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陈盛,男,1986年出生于益阳,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主要从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相行为和相结构的研究,以及介电聚合物薄膜材料的研究。研究的特色是介电液晶高分子的储能研究以及液晶高分子界面修饰剂对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储能性能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omposites Part A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3c02653
- 上海交大周寅宁/罗正鸿教授课题组《Macromolecules》封面文章:基于配体竞争策略的室温低位阻环烯烃可控开环易位聚合 2023-10-11
- 中北大学王智教授团队 ACS SCE: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制备可降解聚苯并噁嗪及性能研究 2023-10-01
- 阿克伦大学王军鹏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打破接枝聚合和解聚之间的悖论,获得可回收的接枝聚合物 2022-10-19
- 上海交大黄兴溢教授团队连发 Adv. Mater./AFM: 在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10-08
- 西安交大张志成教授团队 AFM:借助极性缺电子填料调控BOPP薄膜介电常数和结晶行为助力超高介电储能性能 2025-02-19
- 清华大学李琦课题组 Nat. Mater.: 分子拓扑结构设计实现极端工况高效介电储能 2025-02-15
- 浙工大徐立新/叶会见团队 AFM 封面:基于自由基捕获策略制备超高储能性能聚合物电介质薄膜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