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医学是生物医学的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开发可降解的高效药物传递系统(DDS)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光刺激的DDS可远程激活、时间和空间高度精确。邻硝基苄酯(ONB)给予一定光照后,可以发生不可逆光化学反应;在紫外光下,PONB的DDS系统可发生降解,释放药物的同时,裂解产物被排出体外,既满足了高效的控制释放需求,同时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然而,ONB基团只对紫外光敏感,且空间位阻较大。目前,主要通过胶束的方法构建紫外光响应的邻硝基苄基DDS。而胶束结构不牢固,且紫外光组织穿透性差,生物毒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体的应用。近红外光对组织损伤小,穿透性强。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可利用近红外光激发将能量上转换而发出紫外光的特性可激发邻硝基苄裂解实现控制释放,有望解决光响应DDS迫在眉睫的问题。
图1(a)纳米胶囊的合成路线和(b)药物在纳米胶囊上的负载和释放紫外光谱。
图2(a)UCNPs@PAMNBOC/MAA 纳米胶囊的聚合物壳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发生的降解过程;(b)不同NIR照射时间后的DLS曲线;(c)UCNPs@PAMNBOC/MAA纳米胶囊粒径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3 DOX-UCNPs@PAMNBOC/MAA 纳米胶囊在不同摄入时间的CLSM图像。从左到右:DOX荧光(红色)、DAPI染色的细胞核(蓝色)以及两者的组合。
通过细胞摄取实验证明纳米胶囊能够被MCF-7细胞有效内化,并通过添加不同的内吞抑制剂研究其内化机理,结果表明纳米胶囊是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中。进一步,对纳米胶囊处理MCF-7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没有纳米胶囊的对照组和NIR组呈现较高的细胞存活率,证明NIR照射对细胞是生物友好的。游离的DOX组呈现较少的细胞存活率,表明化疗药物产生了更大的细胞毒性。而空白纳米胶囊及其光解副产物对MCF-7细胞具有低毒性。载药后纳米胶囊在近红外光作用下呈现较低的细胞存活率,证明近红外辐射刺激是控制DOX-UCNPs@PAMNBOC/MAA纳米胶囊释放DOX并诱导细胞凋亡的有效方法。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biomac.2c01404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FM:微流控合成无载体全活性的金属酚纳米胶囊用于肿瘤的化疗-化学动力学治疗-免疫治疗 2024-12-02
- 青岛大学于涛和亓洪昭团队《ACS AMI》:多阶段响应型纳米复合物通过改善口服核酸药物在结肠内的蓄积和分布来减轻溃疡性结肠炎 2022-04-08
- 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团队:简易方法制备基于瓜环的纳米囊以及用于靶向光敏治疗 2019-06-21
- 澳门大学王瑞兵团队 JACS: 乏氧诱导的超分子自由基实现胞内聚合介导的肿瘤精准治疗 2025-01-15
- 山东大学崔基炜教授团队AHM:凝聚体衍生的聚乙二醇纳米颗粒用于联合肿瘤治疗 2025-01-08
- 华南理工熊梦华教授团队 JACS:可电离基团和疏水基团交替排列的pH超敏膜裂解聚酯用于选择性溶瘤治疗的研究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