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新模式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造福地方经济
2016-03-0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3月1日,教育部召开的“广东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布会上,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造血”的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瞄准产业需求 提升引领能力
在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看来,高校的科研要瞄准产业需求,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广东工业大学是地道‘广东仔’,生命线就是融入广东发展,我们的专业设置都是奔着这个去的”。陈新说。
广东工业大学与粤东地区的巨轮股份经过10多年的深度合作,使其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行业龙头和国内首家上市的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
杨煜俊,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巨轮股份公司科技特派员。他的经历见证了10多年来,校企双方从一个2万元的横向项目合作,到如今一年超千万元的重大科技合作。
广东工业大学与巨轮股份联合开发的硫化机产品、轮胎模具高速高精度并行加工技术等多个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获得多项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省级科技重大奖项。提起双方的产学研合作,巨轮股份公司董事长吴潮忠评价道:“巨轮的发展离不开广工大。”
陈新告诉记者:“产学研合作不能满足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完成一项合作只留下一个产品,那是‘打工式’的产学研。只有按平台、联盟和国际合作等长久协同方式开展,才能真正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企业也才能通过产学研结合,获得‘造血’功能、提升创新能力,并引导按照市场的需求向前跨进。这些平台、联盟不能够只挂‘虚牌’,要有实实在在的、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
近几年,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产业界搭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近4亿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孵化企业百余家,服务企业千余家。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工业大学有500多名企业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企业一线开展技术创新服务,服务广东企业已超过5000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上万个,有力支撑了广东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产学研新模式实现双方共赢
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发展“造血”,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反哺”了高校的发展。
陈新也认为,这种校企合作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让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方向更好地瞄准产业需求。“如果我们还是在围墙内玩自己的,不知道广东需要什么、如何转型,我们就会被历史和潮流所抛弃。”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第三届高分子材料产学研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 2023-05-23
- 直播邀请 |《聚合物产品工程高端论坛》- 5月15日(周日下午)14:00-18:00 2022-05-13
- 第三届高分子材料产学研论坛将于2022年11月18-20日在西安举行 | 第二轮通知(补充) 2022-05-21
- 温州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改良出更加绿色环保的热熔胶 2017-08-22
- 东华大学与华谊集团就上海化工新材料科技园合作开展对接交流 2017-05-03
- 兰州理工高分子材料专业召开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 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