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自激振荡器(photothermal self-excited oscillator)因无线的供能与控制,在构建自主软体机器人中展示出巨大的前景。以往的研究主要通过提高光热材料的性能以实现更高的输出,而忽视热量的耗散管理。事实上,散热的效率会限制其输出性能,特别是在水下环境。近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贺曦敏教授及博士后陈驰受海獭启发,提出利用空气水膜(air plastron)来大幅提高水下光热驱动的输出,同时利用气泡的全反射效应实现了新的自振荡机制。
该工作以“Air plastron–enabled heat management for enhanced photothermal actuation in underwater soft robots”为题发表《Science Advances》上(Sci. Adv.11,eadx7189),文章第一作者为施鹏举博士和陈驰博士。
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受两栖哺乳动物利用空气水膜实现热绝缘的自然现象启发,在液晶弹性体(liquid crystal elastomer, LCE)驱动器表面引入了超疏水蜡烛烟灰(candle soot)涂层,从而稳定捕获一层空气膜。这一空气膜被证明显著地提升了水下的热绝缘性能,增强了内部温度梯度,计算得到的机械输出功提高了282倍。
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此前未被报道的自振荡机制:空气水膜所引发的全内反射效应,使驱动器的运动方向得以与光照方向解耦。这意味着机器人不仅能在垂直光源下实现持续自驱动,还能在水平光源照射下灵活调整运动方向。凭借这一增强的输出能力与机动性,研究团队展示了多种基于自激振荡的水下机器人,它们能够在水下和水面上实现连续自主运动,为新一代高性能水环境软体机器人提供了全新范式。
图1空气水膜增强的水下光热驱动原理与设计。
图2 空气水膜在水下的热管理效果及性能提升。
图3 空气水膜引发的自振荡机制。
图4水下驱动器的振荡性能。
图5 空气水膜增强驱动器在多种水环境中的应用展示。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x7189
研究团队介绍:
该工作是贺曦敏团队近期关于软体机器人工作的总结。在过去几年中,团队的研究包括Sci. Robot. 10, eads1292(2025); Nat. Mat. 24, 116-124(2025); Sci. Robot. 8, eadf4753(2023); Sci. Robot. 6, eabd5483(2021); Sci. Robot. 4, eaax7112(2019); Nat. Nanotech. 14, 11(2019)等。此外,该团队在水凝胶高力学性能方面也有相关进展:“盐析”效应(Nature 590, 594 (2021); Adv. Mater. 2021, 33, 2007829; NPG Asia Materials, 14, 65 (2022); iScience, 24, 9, 102989, 2021), 和共溶剂效应(Advanced Materials, 35(18), 2211673; Adv. Mater. 2021, 33, 2008235;Adv. Mater. 2021, 33, 2005906;EcoMat. 2021; 3:e12085)。
下载:论文原文
- 四川大学孙勇/华西口腔韩向龙 ACS Nano:光热驱动的壳聚糖修饰二硫化钼纳米片构建可注射共组装凝胶治疗感染性伤口 2024-09-24
- 郑大刘春太教授/冯跃战副教授团队 AFM:基于溶胶-凝胶渗透自组装的相变层状薄膜用于高效热管理与光/热驱动 2024-04-21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小青团队《ACS Nano》:在树脂基碳材料制备上取得新进展 2021-11-22
- 合工大胡颖/哈工大彭庆宇 AFM:能在低光强下工作的多角度向光自振荡器 2024-10-29
- 合工大胡颖/哈工大赫晓东、彭庆宇 AFM:能实现向光性变形与自振荡运动的MXene柔性光驱动器 2023-10-24
- 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 Angew:仿生策略构建自振荡湿度驱动器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