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报数量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目前的专利申请中确有一些优秀、有价值的专利,但也有很多专利申请水平很低。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申请仅是出于评职称、评奖或争取申请科研经费等现实需要而申报的。一些企业申报的专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某些优惠政策,而不是出于市场需要。
专利申报数量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专家指出,专利授权量、实施率以及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指 标,尤其是获得授权专利后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收益,才是反映一国科技创实力的根本。汤森路透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名单中,美国企业占47家,欧洲有21家。亚洲也有32家企业,但中国企业无一上榜。
与中国高校有合作的美国教授、学者常在私下议论说,他们在中国高校的合作者创新性不够。一些中国学者能够发表很多文章是因为他们和他们的研究生善于模仿。只要在学术期 刊读到一个新颖的学术思路,他们可以用几十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去测试或实验。在中国科研成本较低,加上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投入,这样的科研方法变得可行。其结 果是总能够找到几种满意的结果,并在学术期刊发表。不过这样的研究很难产生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
在中国学术界,科研人员申请课题的成功与否并非只是一个学术水平问题,它承载了过多的利益和荣誉,精神的,物质的,眼前的,长远的。有了课题, 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副教授可以破格为正教授,正教授变成著名教授,著名教授成为各种政府津贴获得者。一些学者的科研目标成了在学界“功成名就”和“出人 头地”。在他们看来,科研成果的真实水准在其次,弄到课题经费才是第一位的。
一些体制内的学者认为,权力这只手常常动了一些国家课题的奶酪,造成在评审过程中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在其次,拉关系才更重要,其结果是普通教授下,官员教授上。即使这样的说法有以偏概全之嫌,但这些个案对于希望潜心科研人员的伤害仍然不可低估。
中国科学家的勤奋和智慧已经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凭着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执着,他们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量巨大的学术论文,而且也是高水准 的、真正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科研成果。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为科研工作者们营造一个自由、公平和包容的科研环境。
- 哈工大邵路教授团队2023年科研成果集锦 2024-02-11
- 科研成果转化一大难题终被解决:转让定价不再要求资产评估 2019-04-09
- 大连理工大学张淑芬教授团队“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的创制与工业化应用”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06-05
- 2017中国大学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 2017-03-24
-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14-08-19
- 人民日报评论: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