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气化联产炭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2012-12-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12月2日,中国林学院林产化学研究所开发的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产品关键技术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在生物质气化供热应用于活性炭生产、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炭产品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林化所蒋剑春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历时十余年完成,主要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采取富氧气化介质、催化剂等技术手段改变气化产物和产品质量,通过高温热解气化反应制备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等能源产品,综合利用副产物生物质炭制备成型炭/活性炭产品,实现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的综合利用。
据介绍,该项目首创了锥形流化床生物质气化技术与设备,研制的生产系统具有自排渣功能,密封性好,且运行稳定,操作弹性大;创新开发了生物质富氧气化技术与焦油裂解复合催化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燃气热值。此外该项目还首次实现了利用生物质气化过程联产高碳含量固体炭产品的优化耦合生产技术,利用炭产品开发出炼钢工业保温剂、加工成型炭及制备高品质活性炭,提高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的经济性,为生物质可再生能源转化综合利用开拓了新途径。
据悉,采用该项目创制的木质活性炭物理法—化学法一体化技术与装备,我国已建成世界首套大规模利用生物质燃气供热的5000吨/年化学法活性炭示范生产线。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Hou)
相关新闻
- 纳米能源所李琳琳研究员、王中林院士/上海九院邹多宏主任医师《Nat. Commun.》:一根会发电的人工电子血管 2025-03-28
- 纳米能源所魏迪研究员、王中林院士 Device:在单像素中实现多种离子信号传输的光化学离子电子学 - 可用于自驱动彩色三维成像 2024-10-14
- 华南理工武文杰副教授、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陈翔宇教授团队 AFM:可回收、绿色、阻燃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在消防员智能防火鞋的应用 2024-04-17
- 武汉大学陈朝吉、高恩来/林科院林化所刘鹤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纸张转化为纸塑 2025-06-30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姜锋教授/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刘鹤研究员 AM:强韧水凝胶构建的通用法则 - 纤维素纳米晶水合效应调控微相分离 2025-01-02
-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储富祥/王基夫 CEJ:采用纤维素共价交联策略的电子皮肤用导电压敏胶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