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史上最严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引关注
2012-07-26 来源:法制日报
关注理由
教育部起草的《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暂行处理办法》自本月16日起至8月16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办法被舆论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在赢来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实施情况的担忧。
近些年,各高校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教育和审查渐渐从严从紧,然而并没能彻底阻止“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风气盛行,“注水学位论文”仍在批量问世。由此看来,法度严明固然重要,实际执行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法度的严肃有效才是根本。
迄今为止,关于学位论文造假最严厉的惩罚制度即将面世——近日,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出现论文作假的学生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学位,3年内不得再申请学位;指导教师未尽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将视情况给予暂停招生、取消指导资格、处分直至解聘等处理;出现多起学位论文作假的学位授予单位,将被停止或者撤销其授予学位资格,招生名额也将被核减,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人将被问责。
分析人士认为,学位论文造假早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此次出台如此严厉的处罚规定,究竟能收到多大的成效,尚有待实践检验。
抄得太急连名字都抄上去了
随着我国近年来本科以上各级教育规模的扩大,尤其是硕士博士的扩招,学位论文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没有办法啊,就业压力太大,实在没心思写论文,再说了,毕业论文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能帮助你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吗?连工作都没有,其他都免谈。”北京一所高校已经毕业的硕士郑霄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郑霄的导师在他上研究生二年级那年就出国了,直到毕业他也未曾再见导师一面。
“我的硕士论文是由其他导师代为指导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学生,想起来了就给你打个电话问问论文的事。”郑霄说,在找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他经常睡不着觉,论文的事情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果负责我们论文的老师打电话来问了,就想起写论文的事来了。说是去‘写’,其实就是从网上摘抄一些东西,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工一下,看起来没什么明显的硬伤。”郑霄说。
平均算下来,郑霄每个星期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大约一小时左右,这样一份东拼西凑的论文最后居然也得到了八十多分。
“答辩完我才发现,自己算是抄得比较‘斯文严谨’的了。有一份论文,抄的时候大概是时间太紧了,居然连着好多页都没有分段,还有一份论文,抄的是上一届的学长写的,居然连别人的名字都抄上去了。”郑霄说。
同样一位已经毕业的硕士赵可也向《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他帮助参与学位论文造假的过程。
“两年前,我一个中学同学过来找我,他已经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副老总了,现在北京一家知名高校读硕士,想让我帮忙写篇论文。”赵可说。
随后,赵可惊奇地发现,他的这位同学3天之后就要进行论文答辩了,也就是说要在3天之内完成一篇3万字以上的硕士学位论文。
面对如此“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赵可左思右想,“心生一计”。
“我的同学学的是媒体管理类专业,于是我就四处打电话给我原来的同学,总算弄来了一篇其他人写的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接下来,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在那篇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主要工作就是调换一些基本概念。”赵可说,几天之后,他的同学就拿着这样一篇论文去答辩,也是一次性过关。
不久前,赵可的同学又找到了他,对方声称正在读博士,想让赵可再如法炮制一篇博士论文,被赵可拒绝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评阅了100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全在这里! 2019-06-21
- 教育部:指导教师是查处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第一责任人 2018-07-19
- 2016年度中国复合材料青年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2017-07-31
- 审计署已发现多起高校科研经费作假事件 2015-07-09
- 七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 2014-10-11
- 国内一些高校被指为评重点学科弄虚作假搞公关 2014-04-02
- 基金委发布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