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其凤: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核心的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检验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不断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才能增强学科发展后劲,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学校将加大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坚持“多样性”与“全方位”并重的本科育人原则,推进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紧缺人才。继续完善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在交叉学科领域设立新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灵活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校将根据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完善学术型和职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制,不断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后备力量的体制机制。

    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开展符合时代特点、体现北大特色的各种活动,积极支持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学术研讨和科研创新探索,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学生的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中检验学科建设成效,并以此进一步为加强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学术队伍

    学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学校将秉承北大长期以来形成的培养人才、延揽人才、善用人才的优良传统,坚决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为建设一支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学术队伍,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一是重视和依托国家层次的人才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人才布局;二是进一步建设好按照新机制运行的“人才特区”,不断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同时抓紧改进和完善学校原有的人才考核评价聘任机制,促进新老机制之间的稳步融合;三是坚持引进与培养、使用并重,千方百计为本校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四是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职业发展特点的新型人事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近期学校还将继续把争取社会捐赠、建立和完善讲席教授制度作为重要抓手,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推进。

    提升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将充分发挥北大在高层次国际交流中的突出优势,深入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合作,积极与一流海外学者及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联合申请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并通过科研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

    在学生国际交流方面,学校将大力加强校际交流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建设,积极与国际学术机构合作培养博士生,设立学生海外学习基金,推进海外学习项目建设,积极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教学项目。

    此外,学校将继续通过国际交流推进高素质队伍的建设,通过支持外国专家进行长、短期学术访问以及“北京论坛”、孔子学院、海外汉学家基地等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将北大的优势学科推向世界,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进一步增强北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2008年5月3日,在北大110周年校庆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大,发出了“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号召。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至为关键的阶段。学校将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以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