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抗体首次抗病试验取得成功
2010-06-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美国科学家首次采用分子印记技术,人工合成了蜂毒素的抗体(塑料抗体),并在活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合成的蜂毒素抗体能够大大提高被注射了蜂毒素的老鼠的存活率,就像天然抗体一样。
研究人员表示,所谓塑料抗体是指天然抗体的模拟物。新研究或许意味着塑料抗体的功能和天然抗体一样,科学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造塑料抗体,“有的放矢”地对抗不同的抗原—包括引发疾病的病毒和细菌、能够让人对某些花粉、灰尘、食物等起过敏反应的蛋白质等。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肯尼斯·谢伊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分子印迹技术制造出了蜂毒素抗体。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技术,类似于在潮湿的水泥上留下一个脚印。它将功能单体,在模板分子(目标分子,又称印迹分子)的存在下,交联聚合,然后洗脱除去模板分子,这样制得的聚合物,在立体空穴和功能基排布上与目标分子具有互补的结构,因此在分子识别中有着特殊的选择性和良好的前景。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蜂毒素和名为单体的小分子结合在一起,接着进行一个化学反应,让这些基本的元件连接成长链,并且使它们更加牢固。当这些塑料点变得更加坚硬时,研究人员将有毒的物质取出,留下细小的纳米粒子,这就是塑料抗体,其宽度仅为人头发丝的5万分之一,而且拥有天然抗体搜寻并对抗抗原的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可成为抗体 塑料也能当“解药” 2010-06-21
-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Small:分子印迹策略实现圆偏振发光增强的可循环聚合物手性薄膜 2024-11-21
- 南京大学张晔课题组 AFM:高选择性的植入式纤维传感器用于监测血液高香草酸 2024-03-03
- 加州理工学院高伟课题组 Adv. Mater.:QuantumDock自动化计算框架指导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构筑 2023-05-13
- 美国东北大学白若冰教授课题组:液晶弹性体的热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 2024-12-04
- 苏大李刚教授、美国Tufts大学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养肉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2024-11-12
- 美国东北大学郑义教授、Marilyn L. Minus教授团队:易于制造的高透明薄型聚乙烯醇气凝胶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