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与一流大学建设
2010-01-06  来源:中科院

   中国在过去30年走过了一条非常特殊的发展道路—— 一条欧美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在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不敢想象。回想起我20年前刚出国的时候,看到英国家家都有汽车,那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也能家家开上自己的汽车。其实我在这样想的时候,自己都觉得那会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20年后的今天,这些已经变为现实,而且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将会发生比过去30年更加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全部内涵也许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但是就像30年前无法想象今天的变化一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过去30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制造业经济所驱动;在未来的20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将会实现转型,转为知识型经济所驱动的发展模式。不言而喻,知识将在未来20年时间里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强国的发展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将是任何其他历史时期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特色”过去曾被认为是低质量的代言词,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统筹质量与速度、人与自然等要素的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在人类社会还未曾有过,与百年前的英国发展模式和几十年前的美日发展模式均不同,因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所受到的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与几十年前完全不同,我们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当然机遇也更大。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的发展道路还有欧美、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的话,未来20年的路将由我们自己创造。

   怎样才能把这条道路走得更正确?中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会出现许多独特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学界,是我们大学教师,也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研如何选题?

   上海交大教师的科研选题应该本着“两个面向”的原则,即一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二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是什么?过去,我们将世界科技前沿狭义地理解成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科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所代表的热点。我们大部分教师的研究路径就是通过阅读这些论文,跟踪热点,研究这些论文中遗留的问题,然后发表论文。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中国大学长期存在的“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即题目来自论文,产出的也是论文。

   这种论文导向的研究在过去30年里,对于我们学习科研方法以及扩大中国科技整体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知名度,曾经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很难产生真正原创意义上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建设知识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要求就很不够了。过去10年里,中国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论文总数量已从10年前的世界十几位上升到了第二,而且肯定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但是论文数量和科技影响力之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等关系。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论文的篇均引用率大概要排在十几名之后,在世界科技发展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贡献至今还没有出现。这其中有科技政策的导向问题,但也是由于我们对“世界科技前沿”的理解不完全。同样,如果我们把“国家重大需求”简单地理解成就是国家发布的重大项目(比如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也将会太片面。我们应该看得更远,我们的目标应该更加远大。

   人类做科学研究的最根本驱动力在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从根本上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激情,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要由过去“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研究转变到“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在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的同时,更要努力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才能满足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面向未来,我们要去努力发现和解决那些根本性的科学问题,那些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那些影响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问题。

   在上海交大“985工程”三期建设中,学校将重点鼓励和推动“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这对于交通大学整体的科研水平、科研方式和科研能力将是一次凤凰涅槃似的根本性转变。我们在科研导向上的转型越早,就越能适应国家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的需要,就越能给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雯雯)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